我心中的好老师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陈颖
[导读] 我心中的好老师形象是:老师要有慈爱之心、有渊博学识、有高尚道德情操、有端庄仪表、有奉献精神。
        陈颖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开发试验区中心学校    525000

        摘要:我心中的好老师形象是:老师要有慈爱之心、有渊博学识、有高尚道德情操、有端庄仪表、有奉献精神。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老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要成为我心中的好老师标杆。
        关键词:好老师;教师形象;慈爱之心;渊博学识;道德情操;端庄仪表;奉献精神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见,老师的地位是何等重要,教师的职业无尚光荣。我热爱我的教师职业,更崇敬我的好老师。那么,怎样的老师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爱戴呢?我心目中有这样一个尺度:
        第一,教师要有慈爱之心
        全国特级教师丁有宽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少年儿童,对学生要宽厚仁慈、和蔼可亲,用爱心去教育学生,打动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感化学生,用爱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如和风细雨,润泽心田,培育学生成长。李燕杰说得好:“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青少年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之中,炽热可以消融那冰冷的心田”。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就会加倍努力,信心十足,学习起来得心应手。相反,如果学生感到老师讨厌他,就会自暴自弃,无心向学,以至学习退步,甚至误入歧途。所以说,老师的爱心灌溉,能滋润学生的心田,是学生心中的指路明灯。
        记得我读初三第一学期时,由于家境贫寒,一家七口靠种田、种菜为生,母亲体弱多病,我的家务很重,常常迟到。由于要起早摸黑而睡眠不足,上课常常打瞌睡,回到家里,除了刮大风、下大雨外几乎没有时间看书、做作业,村里的人都劝我退学,当时我很想读书,但又苦于如此家况,感到前途迷茫,也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其时,刚好我的班主任梁超强老师家访到我家,母亲将此想法告诉了梁老师,梁老师听后,深感婉惜地将我的学习表现情况告诉我父母,并力劝他们为我的前途着想,最后说服家人让我继续上学。后来我知道此事,深深感受到老师对我的关心和信任,从而打消了退学的念头,更加勤奋学习。最后顺利地升上了高中,继而考上了大学,并分配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心中一直感激我敬爱的好老师——梁超强老师,他是我的榜样、我的标杆、我的骄傲!
         第二,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学识渊博,艺精才高,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这样的老师,学生欢迎他,敬重他,有疑难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并能从老师那里得到圆满的解答,学生高兴,从而自觉地以老师为榜样,立志勤学,成绩提高就快。广东电视珠江台的电视剧《青春美丽豆》中的男主角李大伟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很受欢迎的老师。相反,如果老师素质很低、不学无术,一堂课都上不好,误人子弟,学生提出的问题一问三不知或干脆骂学生爱“钻牛角尖”,这样的老师学生瞧不起,事实上,不少学生是因讨厌这个老师而讨厌学该老师所任教的科目,甚至故意捣乱课堂纪律,赶老师出课堂。我读高中时就遇到过这样一位班主任,同时任我班的语文课,同学们欺负他水平低,常常捉弄得他跺脚大骂,无法上课,愤然离开课堂,根本无法管好班级,班风变差,学风变坏。

因此说,老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灵活的头脑、丰富的内涵,才能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传道授业,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和爱戴。
        第三,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更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如何及其对人生、价值、世界的理解和观点,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教师思想觉悟高,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爱校爱生,敬业乐业,安教善教、严谨自律,不沾“黄赌毒”,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事处处堪为学生的表率,这样的榜样教育,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正如滴滴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逐渐养成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很难设想,一个道德败坏,品行恶劣的老师能教育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来。加里宁说得好:“教师必须好好检查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监督。”所以,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
        第四,教师要有端庄的仪表
        教师天天同学生见面,教师的衣着、仪态给学生的印象很重要,对老师建立威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俗话说:“人靠衣装,佛看金装”。记得我读高二时,任教我班的一位语文老师,他穿着不甚讲究,常常一套衣服穿一两个星期,我班有一个好管闲事的同学,常常数他的衬衫穿了多少天,久而久之,同学们就不喜欢这位老师了。还有的老师上课时坐上讲台,或下到学生座位巡查时,坐到学生的课桌上,让该学生非常尴尬,并讨厌老师的行为,别的同学也在旁窃窃偷笑,议论纷纷,自然地,这位老师给予学生的印象很差。因此,作为教育者的老师,要衣着整洁得体,仪态端庄大方,给学生好印象,为自己树立威信。
        第五,教师要有奉献精神
        人们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又比喻成“辛勤的园丁”,为幼苗的茁壮成长,花朵的争奇斗艳,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汗水和心血。然而,教师的待遇相对较低,报酬较少,工作辛苦又默默无闻,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教师如果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就很难做到“敬业爱岗、乐教善教”,也就难免想“跳槽从商”。因此,我们教师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蜡烛成灰泪始干”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风亮节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无私奉献。
习近平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我们教师只要立志“干一行,爱一行”,并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受学生喜爱、家长欢迎、人民赞誉的好老师。愿我们共同努力来塑造一个“识博艺精、品高行正”的好人民教师形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老师们,让我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人人争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管建刚.我心中好老师的标准[J].教师博览,2020,(02):41-42.
[2]纪理.我心中的好老师[J].青少年日记(小学版),2019,(01):21.
[3]李梓阳.我心中的好老师[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1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