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邹太国
[导读] 在高中众多的学科当中,生物学是充满趣味,同时对生活又非常实用的课程,扎实掌握生物学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探索各种生态结构。
        邹太国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实验高级中学
        摘要:在高中众多的学科当中,生物学是充满趣味,同时对生活又非常实用的课程,扎实掌握生物学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探索各种生态结构。因此高中生物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健康生活,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高考成绩。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学科逐渐融合启发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保证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本文主要以高中生物教学为探究方向,分析如何有效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旨在为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提供借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生物教学;运用分析

        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各个高中逐渐将启发式教学作为日常主要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思维活跃性,有助于强化教学整体实效。在高中生物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优势,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能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主动、细致的探究[1]。另一方面,在学生遇到学习困扰时,教师可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找到解题方向,突破问题难关。由此可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密切融合启发式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启发式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应用启发式教学时,应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前提基础,提升学生的自主探析能力,减轻学生对教师的学习依赖性,促使学生在遇到实际困难时,能通过独立思考方式寻求解决方法。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良好学习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后,所学习的知识大多具有抽象性与繁杂性,尤其是生物课程更是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能力。同时,随着生物课程不断深入,生物实验日益增加,实验的形式也随之变化,因此要求学生通过自身能力进行开放式实验的教学也越来越多,但这种生物教学更能丰富实验的趣味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深入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实际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在学生需要教师帮助时,及时给予支持,帮助学生成功完成生物实验,从而获得生物学习成就感。
        例如,在教授高中生物教学《酶的研究与应用》相关实验时,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阅读教材上实验内容,再开展此次实验,将学生分成4-6人的实验小组,从制作果泥开始入手开展具体实验。在学生完成相关试验后,教师应向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并以小组形式展开探讨:“通过此次实验观察,请总结什么是自变量与因变量?”“如何控制自变量?”接下来,要求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实验条件,重复操作制作果泥的实验。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探究加酶洗衣粉的优势等,分析温度、不同污渍对加酶洗衣粉的影响有哪些等等。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是极为重要的教学部分,教师应在实验教学中,给学生保留更多的实验实践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2]。教师应重点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探究解题思路。长期以往,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深刻记忆生物知识内容。
二、启发式思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基于启发式教学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师应着重激发学生的独立思维意识。在日常教学时,教师需以提升学生思维为核心,留给学生富裕的自主思考时间,引导学生针对教学问题尝试自主探究。相较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掌握较为丰富的知识根据,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很好的发挥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鉴于此,高中生物教师应敢于突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手段,向学生保留更多的有效探究问题空间,逐渐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思维意识、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如此,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习主体性,进一步深刻理解生物知识。学生在自主探析问题时,教师需多以引导启发入手,从而引导学生找到精准答案,强化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授高中生物教学《群落的结构》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复习种群,以此导入群落的教学内容。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某个池塘的视频,并在展示其中部分生存的生物。待视频播放结束后,向学生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请同学们尝试说出几个关于群落的例子。”“群落与种群都存在哪些不同?”此时,教师需要求学生需结合种群的特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通过自主探索方式,提升生物思维能力。在学生掌握一定有用信息后,教师可在黑板上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自主思考,如:池塘中所有的鱼加一起算不算群落、一课树外加树上所有的昆虫、真菌、木耳等算不算群落……
        教师利用多媒体直观化教学优势,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概念,还能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时,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并结合有效课堂问题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教师应启发式教学与问题思考密切联系,能有效揭示知识的实质,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内容,从而保证生物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启发式提问—强化学生综合素养
        高中生物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抽象性知识较多,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时,难免会遇到阻碍。尤其是刚开始接触高中生物的学生,极易产生思维误区与偏差。针对这一现象,高中生物教师更应结合启发式教学,对学生加以引导。教师应通过启发式提问的教学优势,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尽量精简化处理,从而向学生呈现出更加具体化、理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进一步化解知识难题,将解题思路更加简易化[3]。如此一来,有助于学生更易理解原本较为繁杂的知识难点,同时这也是引导学生掌握解析问题方法的有效途径。长期以往,促使学生不断提升生活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授高中生物教学《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提问方法,引出本次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则新闻“南京某青年在没吃早餐的情况下,发生了晕厥情况”,同时向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为什么不错早餐就会出现晕厥?”“适合当早餐的食物很多,那么这些食物的营养能量相同吗?”通过教师由浅入深的引导,使学生明白有很多物质都能为细胞提供生命能量,其中最主要的是糖类。
        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有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启发式提问语言,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灵活运动启发式教学,如此才能推动学生日益提升生物学习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鉴于此,高中生物教师应紧抓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在日常教学中有效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有效的启发,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主动性,强化学生的生物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充分运用生物知识,从而找到更好的解题思路。因此,如何进一步将启发式教学有机整合高中生物学科,是教师仍学不断深入探究的重点任务。笔者相信,通过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定会使高中学生绽放更加徇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李春睿."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探讨."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8):140-141.Print.
[2] 周善春."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巧用."教师 .(2018):101-102.Print.
[3] 闵娜."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6):110-110.Prin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