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规律构建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   吴鹏辉 宋北平
[导读]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是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之一。
        吴鹏辉 宋北平
        湖北省钟祥市莫愁小学
        摘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指要给学生创设学习的环境,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规律,举一反三,拓展到生活,形成经验,真正掌握“捕鱼”方法,甚至开拓创新出更好的方法,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是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之一。
        关键词:巧用心理规律;善用猎奇心理;活用共生效应;妙用反馈效应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校教育的最终日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我们的语文课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我们巧妙借用心理规律,可以改变学习方式于“无痕”,以此来构建高效课堂。
        一、善用“猎奇心理”,使探究更主动
        作文教学中巧妙发挥学生猎奇心理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不知不觉中去感受,就会使探究更主动。作文兴趣小组活动课上,准备神秘礼物,让同学们猜礼物,看盒子里的镜子……同学们兴趣高涨,体验了整个过程之后,再来自由作文时,可谓是异彩纷呈:命题有《一堂有趣的作文课》、《作文课上的神秘来宾》、《特别礼物》、《镜子里的我》……主题有“作文课上玩猜礼物游戏,真有趣”、“神秘礼物沉甸甸的,载着老师的良苦用心。”、“欲和镜子里的自己比高低”、“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巧用猎奇,不仅就能达到这种状态,又在真实体验中及时书写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可谓一举两得。
        二、活用“共生效应”,使合作更高效
        学生自检和互检的好习惯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巩固课堂效率的重要举措。
        小学生的自检能力非常差,作业做了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是采取等待态度,对正确答案的期望值都寄托在老师的批改和指导上,很少主动去思考。而教师对学生作业都是全批全改,而对不同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很难做到当面指导,长此以往,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依赖,缺失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检和互检习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速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成长及其迁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面对新教材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检和他检的好习惯,可以实行堂堂清制度。课堂上实行开放式教学,教师只是一个协作者,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分小组讲解,及时对作业进行自检和互检,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及时提出自己的疑惑,由小组同学应答和分析。遇到同学不能解答的问题时,再由教师进行指导分析。为了能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去看书,去自学,可以要求每一位学生每天按时上交"自学笔记薄",老师检查,个别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当堂学习的内容要全部掌握,每节课利用下课前的3-5分钟进行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开始进行自主学习时,学生也许会有偷懒现象,教师需要多督促、多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学生慢慢地就适应了这种学习方式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会在这样的训练中逐步养成。
        三、妙用“反馈效应”,使收获更精彩
        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可以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个老师在教学语文课文《猫》时,在读通课文以后,就开始让学生体会感悟老舍先生精炼准确优美的语言和写作特色了。教师有意识引导说:"课文用举例的手法,通过成猫性格古怪和小猫淘气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谁知话音刚落,几个学生却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于是老师把其中的一个学生叫起来,问他刚才在议论什么,这位同学答道:"我认为联系《养花》一课,更能突出作者爱猫。《养花》那课写老舍先生爱养花,花死了,全家人几天没有笑容,可是这一课中写道小猫在花盆里捉迷藏、抱着花枝打秋千,老舍先生都不舍得责打它们,说明他爱猫甚于爱花。"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正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次绝好机会。于是,老师趁机展开引导:"联系其他文章也是理解课文的一种方法,大家可以从文中或其他资料中找找,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舍先生非常爱猫。"前后桌的同学都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热烈地讨论。之后,不少同学都踊跃发言,列举了一条条老舍爱猫的证明。就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学生的思维在讨论的撞击中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课堂教学真正"活"了起来。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所需要的是学生以整个的身体和整个心灵来到学校,并以更圆满发展的心灵和甚至更健全的身体离开学校。总之,只有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以"交流与讨论"为切入点,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交互式课堂教学的探索,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参与讨论,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才能构建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俊华.巧妙借用心理效应构建作文高效课堂[J].读写算,2018,000(001):101.
        【2】韩迷芹.培养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J].新课程:教研版,2013(4):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