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桦
重庆市秀山县学林幼儿园 重庆 秀山 409900
摘要:幼儿教育是幼儿接受的第一个教育,它的教学成败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研究学前教育究竟该怎样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新课改形势下,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在努力研究一条正适合学生的发展之路。作为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的学前教育而言,教师也要下大力度认真研究如果改进学前教育的教学策略,以能够让幼儿的身心得以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学前教育;新课改;有效;策略
幼儿是一群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学前教育作为幼儿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步,既肩负着启蒙幼儿心智,教授幼儿基础知识的重任,也承担着照顾幼儿生活的服务工作。从幼儿的特殊性来看,学前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为幼儿营造自由、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上,而不能以知识的讲授为主,教师要在快乐的氛围中循循善诱地引导和启迪幼儿,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就决定了学前教育的开展方式应该更加接近幼儿的特殊心理,如游戏教学、生活教育等等,让幼儿逐渐感受到学习知识和集体生活的乐趣,从而逐渐爱上自己的教师、同学和学校。
一、注重幼儿生活技能训练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占据着很大比重,他们从小在父母和长辈的呵护、宠爱中长大,导致自身的生活技能很差。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过分宠溺孩子,会让学生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在学校,教师就要注重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从简单的衣食住行开始,让幼儿独立地完成生活中的各项事情,从而逐渐培养起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
例如,从幼儿入园开始,幼儿的一切生活都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从最简单的吃饭、喝水、穿衣、如厕训练开始,吃饭时,幼儿要学会自己吃饭,而且在吃饭第一碗饭后要敢于跟教师要第二碗饭;在课间喝水时,幼儿也要学会自己排队接水、喝水;午休时,幼儿也要学会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在如厕时,幼儿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自己上厕所,等等。当然,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也会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或者是引导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逐渐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
二、注重引导幼儿快乐学习
天真、烂漫、贪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在进行学前教育时,如果教师为了更好地维持课堂秩序而采用强制教育,让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在课桌前听教师讲课,只会束缚幼儿的天性,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相反,教师应该从幼儿的特殊心理出发,利用游戏教学、故事教学、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的基础知识教育,以及音乐、美术等的美育启蒙教育,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让幼儿的天性和特长得到发扬,让幼儿的智力和情商不断提高。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室环境和教学方法两方面着手来营造自由、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首先,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教师要打破传统中规中矩的行列排序,把幼儿的座位设计成椭圆形的,这样会给幼儿一种自由的心理暗示,便于幼儿间的互相交流。此外,教师要带领幼儿进行一些装饰品的手工制作,如红灯笼、小彩灯、装饰彩条,等等,并用这些装饰品来装扮教室,让教室更具有熟悉感。其次,在进行听说读等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故事复述、学唱古诗词歌曲、阅读绘本等活动,还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动手操作活动,等等,让幼儿在快乐的学习中逐渐打开心智。
三、注重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在学前教育中,由于教师既负责教授知识,又负责幼儿生活,教师与幼儿之间相处的时间甚至比母子之间相处的时间都要长,因此,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比较特殊,是一种类母子的关系。久而久之,幼儿会对教师产生很强的依赖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必须注重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巧妙利用幼儿对教师的依赖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善于用自己规范的言行来影响幼儿,并用话语、表情、动作等语言来鼓励幼儿,让幼儿感受到温暖和鼓舞。
例如,由于幼儿习惯了家庭生活,许多幼儿在刚入园时都会表现得比较拘谨、胆小,这是由于他们缺乏安全感。对此,教师就要用亲切的微笑、轻柔的话语、鼓励性的动作等来关心幼儿,让幼儿逐渐卸下心里的防备,打开自己的心灵,积极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来。同时,教师要积极观察并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并积极表扬他们,让幼儿逐渐产生自信心。当然,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更要及时帮助他们,并教给幼儿怎样解决困难,从而让幼儿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
四、注重渗透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所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如果一味地进行顺境教育,而挫折教育跟不上,幼儿在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就很容易被困难打到。尤其是当前的幼儿,他们在生活中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没有吃过什么苦,这就导致他们缺乏挫折经历,因此,在入园后遇到一些小困难、小挫折就会情绪低落。这时,教师就要适当地渗透挫折教育,通过一些教育类影片、设计挫折情境等方式来引导幼儿认识到,生活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既有快乐,也有困苦,在遇到挫折时要勇敢地面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打败困难,从而逐渐养成坚毅的良好精神品质。
例如,在课堂上,我会经常给幼儿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性质的儿童影视作品,如《爱探险的朵拉》、《汪汪队立大功》、《小鬼当家》等,其中有很多片段都是在告诉幼儿遇到困难怎样解决,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来打败困难的。这些影视作品都深受幼儿的喜欢,在看完动画后,我还让幼儿之间互相讨论一下,故事讲了什么内容,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从互相讨论中帮助幼儿加深对其中蕴含的道理的认知,促使幼儿逐渐养成了不怕挫折、勇于挑战的精神品质。
五、注重加强幼儿之间的合作
合作是当今社会的主题,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然而,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和长辈都会让着他们,导致许多幼儿在进行集体生活中难以很好的融入,总是喜欢吃独食,或抢他人的东西。这就告诉我们,在集体生活中,幼儿必须学会如何与小伙伴和平相处,并学会与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教师要把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当成重要内容,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适当地创设一些情景,布置一些学习任务,比如说游戏活动、竞赛活动等等,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幼儿之间互相帮助才可以,从而帮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例如,在活动中,经常会发生幼儿之间抢玩具的现象,于是,我就针对幼儿的这一行为,组织幼儿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首先,我让幼儿之间一人准备一个与谦让有关的小故事,如《孔融让梨》,在课堂上让大家轮流讲故事,并表扬一下故事中做的好的人,从故事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谦让,学会与让人相处。其次,我让幼儿当“小主人”,鼓励幼儿之间互相讨论,怎样制定班级内的交往规则。然后,我让每个幼儿都提出一条建议,共同制定出了本班的交往规则,并要求幼儿之间要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改掉自己身上的小毛病。最后,我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如背对背运球、两人三足等等,让幼儿之间通过游戏学会互相帮助,学会与他人合作。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学前教育作为幼儿的启蒙教育,在教学中,一定要从幼儿的特殊心理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来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精神品质和合作能力,从而为幼儿升入小学,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董旭花.幼儿园科学区(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2]张平.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散文百家,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