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5期   作者:张芃
[导读] 数学不仅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
        张芃
        天津市河西区同望小学      300074

        摘要:数学不仅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贯穿我国整个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小学既是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基础阶段。此时期的数学教育对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奠定学生数学基础以及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索分析,希望能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一些建议和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在新课程理念下,核心素养培育贯穿于小学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不仅反映了数学的本质和价值,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数学、培养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提供了方向,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基础。
        一、影响小学高年级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
        就目前来说,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首先,从教学理念上看,传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大多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知识提升,而忽视了学生思维品质、数学思想以及创新意识的发展,从而导致核心素养教育难以得到有效发展。其次,从教学方式上看,大多数教师延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无疑是将学生思维桎梏于一个标准中,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的引导者,其教学理念和自身素质对学生学习数学、培养数学素养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核心素养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在开展知识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数学思想,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其次,教师要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不同学段的认知和兴趣,从而进行教学创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
        2、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数学思想。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教学发展和学生学习需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和改革,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让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中,教师可以利用物体展示的形式,将圆柱体实物拆解,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圆柱体表面积的组成,从而强化对圆柱体表面积推导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从直观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转变,同时还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模型思想,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或者在学习完圆柱和圆锥体体积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探究T 形管、环形管等体积的计算公式。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思维碰撞,进行学习创新,另一方面还能够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培养其数学空间观念,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3、一题多解教学,强化学生数学学习。
        在学习比例的过程中,遇到试题:“六年级三班有男生 35 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5∶3 ,女生有多少人?”在该试题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思路,从而达到共同的解题目的。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其思维的敏捷性,从而全面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4、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我们常说“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是和我们生活连接非常紧密的学科,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和学生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其从生活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提升学生数学数据分析能力和应用意识,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业,让其调查家庭每月的用水和用电情况,并绘制相应的扇形统计图,并以此提高学生节水节电意识;或者在教学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身高来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等。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既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和生活的练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并从生活的角度与数学产生共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挖掘数学内涵,从而不断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核心素养培养和提升。
        5、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恰当融合。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修养,只有处理生活化问题时才能完全凸显。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还要引导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联想生活的情景,同时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三角形的特性中,其核心本质是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教学中,教师会做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拉一拉,拉不动就说明三角形是具有稳定性的,这种说法其实不足以让学生信服,如果把四根铁条焊接在一起,也不容易拉动,是不是说明四边形也具有稳定性呢?带着这种思考,要对稳定性进行研究,其本质特征应该是:给出三根长度相同的小棒,是不能围出与其不同的另外三角形的,也就是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是唯一的。而四边形可以围出不同的形状。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让学生思考,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思考学完《三角形的特性》后, 你能让刚刚栽种好的树在大风中更加牢固吗?激发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想到只要在大树的四周插上木棍,构建出三角形即可。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此,教师要从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一题多解教学和生活化教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融合等方面来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喻平.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析取的实证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16(06).
[2]王兴宏.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分析[J].学生素质,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