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提升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5期   作者:徐继昌
[导读] 初中物理是一门重实践、重实验、重推理的综合学科,
        徐继昌
        云南省德宏州民族初级中学    678499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重实践、重实验、重推理的综合学科,如果采取传统的“讲与学、听与练”的教学方法无益于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应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利用课堂互动、情景演示、实验渗透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提升策略 研究
引言
        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之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还能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现阶段,新课改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目的,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问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实验参与程度
        物理实验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一个单元知识点都涉及课堂实验,因此,教师应当借助于课堂实验,利用创设问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物理学原理,学到更多的物理学知识。如在“浮力”讲解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浮力存在认知偏差,认为物体的浮力与物体本身的密度、体积、质量有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物体的浮力与它本身的形体、运动状态以及在水中的时间长短有关。为纠正学生的认识错误,促使学生深入了解物理知识,笔者先利用多媒体放映模式将水中世界的奇妙呈现给学生,如各种各样的轮船在海面上行驶。结合这一情境,笔者向学生提问:“你们一定都知道《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吧,泰坦尼克号十分宏伟。有关数据显示,它的重量达四万多吨,相当于四万台小汽车的重量,整体宽度有28米,整体长度达269米,但就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却能够在海面上浮起来,你们说奇妙不奇妙?”学生回答:“奇妙。”笔者接着问学生:“请你们从泰坦尼克号在海面的行驶展开思考,说说浮力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船在海面上行驶,浮力会有什么变化?”这一连串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动性。教师再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物理实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遵循趣味性、生活性等原则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举措,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确保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


二、构建分组教学法,解决实验难点
        由于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良莠不齐,以至于物理成绩也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帮助物理成绩差的学生快速提高成绩,在物理教学课堂,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方法,遵循“能力均衡”的原则,合理设置合作学习小组,使每个小组当中优秀学生与后进学生比例保持相对均衡,并围绕课堂讲授的知识点,设置一些阶梯式的物理问题,使小组成员通过思考与讨论的方式,解开问题谜团,得到最终的正确答案。例如,教师在教学“杠杆”的过程中,可以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再让学习小组自主进行“杠杆”的物理实验,以此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难点。即,学习小组可以通过羊角锤撬钉子、开瓶器开饮料瓶子、夹子夹坚果等实验,能够知道“羊角锤、开瓶器、夹子属于省力的杠杆。省力杠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能够节省力,但不能节省距离”的物理知识;学习小组也可以通过理发剪刀剪纸、铁楸挖土等实验,能够知道“理发剪刀、铁楸属于费力的杠杆。费力杠杆动力臂比阻力臂短,不能节省力,但是可以节省距离”的物理知识;学习小组还可以通过运用跷跷板、天平进行实验,能够知道“跷跷板与天平属于等臂杠杆。等臂杠杆支点动力臂与阻力臂长度相等,可能省力,也可能费力”的物理知识。学生通过在对“杠杆”实验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其学习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杠杆”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进而推动学习进程。
三、恰当利用多媒体
        在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需要利用辅助工具展开实验教学,借助实验演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可恰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动态的物理实验及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丰富教学内容,强化物理实验的可见度和效果.例如,在学习“流体压力”课程时,如果教师想进行实际的实验则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场景、设备、材料等方面的限制,但是如果教师不进行实验,则学生将很难理解具体的知识。因此,要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此类内容,教师可以进行虚拟的多媒体实验,以帮助学生通过轻松观看来达到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预定的教学内容,以动画形式显示压力实验内容,指导学生积极观察虚拟实验的流程,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物理教学而言,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要求和理念,是一种难得的机遇。物理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者和课程理念的践行者,应根据新课改要求开展实验教学,将课堂的独特性有效发挥出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物理知识,打好课程基础,从而改善与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创新能力的提升,从根本上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推动物理教育事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君亮.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0(26):115+117.
[2]王传军.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9):187.
[3]何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8):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