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春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于河街办中心小学 山东 潍坊 261057
摘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由于诸多客观原因,学生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异性,这也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的重要因素之一。鉴于此,数学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剖析,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以推动每个学生都能获取进步和发展。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关注后进生的学情,与他们共同寻求克服困难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帮助他们调整学习方式,实施鼓励措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促使其发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而这些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重要策略,是每个一线教师应该认真面对和亟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后进生;教学
在现代教育中,对后进生的转化是教师需要攻克的教育难题。作为数学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实施科学合理的方法,适时地关注后进生,深入探究其后进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引导。同时,教师还有善于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建立学习自信心,在数学课堂中体验到学习乐趣。本文就后进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转化问题进行了剖析,希冀对其他同仁有所启示。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就要让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信任自己,努力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方能“信其道”,学生才愿意与教师互动,参与教学活动。反之,假如教师较为严苛,距学生于千里之外,学习氛围自然令学生感到拘束而紧张,学生即使有困惑的地方,也不愿意轻易去请教老师,尤其对于后进生更是如此。为此,教师要力求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轻松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后进生的转化,朝向良性发展。
例如:以“认识位置”一课为例,部分学生的思维空间感薄弱,在理解方位时感到困难。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实施了游戏化教学法,引导他们参与互换角色的小游戏,如笔者与学生互换角色,说出对方所在的具体方位。这样,促进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参与学习,改变了以往教师主导,且单一的说教形式。此外,“四有”好老师中的标准之一,要有仁爱之心,那么,对待后进生,教师还要给予他们关爱,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不因他们的错误行为而不留面,或是一刀切地否定他们,这样让他们感到无助感,而是多以鼓励的措施对待包容他们,给予他们适时地引导,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只有在教育中处处体现真挚的师生关爱,才能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迎头赶上,在平时点点滴滴的教育中,不断获得成长和进步。
二、分层与合作相融合的模式
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分层教学模式作为当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符合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教学理念,也是促进后进生得以转化的有效方法。具体来说,教师要根据后进生的具体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他们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他们能积极地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优异生带动的作用,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得后进生提高学习效率,逐渐缩短与其他同学的距离,能够跟上教学的进度,从而实现分层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的作用。
例如:学习“轴对称”知识点时,笔者实施了分层与合作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首先,笔者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导入生活化问题,以降低教学难度。为此,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物件有关轴对称图形?探寻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不少学生想到了探寻到了如剪纸、五角星、蝴蝶标本等物品,通过学生探究生活,将抽象知识变为学生可触摸的生活物品,更加易于学生的理解。然而,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快速习得轴对称及特性,能灵活机变地应用,达到举一反三,而也有学生虽然结合生活物件来理解所学知识,但物品的轴对称难以理解,产生不少困惑,此时,笔者又采取了生生合作交流和探讨方式,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在同伴的帮助,以及笔者适时地点拨下,使他们逐渐掌握这一数理概念,通过合作中“互帮互带”,以及分层导学方式,有效地保证了数学学习的有效性,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效果,使每位学生得到了发展。
三、复习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
在复习阶段,后进生本身基础较弱,面对一系列的知识点扑面而来,他们的感到十分吃力。教师此时更要做到耐心引导。在课堂上,这部分学生成为笔者关注的对象,在课后鼓励他们花时间积极学习。笔者对他们要求不高,当他们进步时,笔者都会给予及时的鼓励。
此外,笔者认为复习时,还要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只有做到有所取舍,才能达到复习良好的效果。如针对性练习往往在课堂上完成,而对于诸多练习题,并不是每道题都值得做。尤其对于学生已熟练掌握的题目,就不需要再布置家庭作业。因此,笔者针对后进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这样,少而精的练习题,以质量为保证,既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又巧妙地避开其反感的心理,有效地保证了后进生完成练习任务,提升了后进生的复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后进生转化是一个棘手问题,每个后进生存在各不相同的原因,由于长期受挫,他们往往持消极心态,甚至持有“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心理。为此,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应积极地帮助探讨根源,在教学中讲究方式方法,不断地探究合适的教学模式,促进后进生的有效改变。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相关有效转变后进生的策略,希冀能为该研究提供有利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国星. 浅谈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的策略[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 (25)
[2]谷莹. 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的策略[J].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1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