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芳
安徽省宿州市庸桥区大店镇李寿小学234112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数学学科的教学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还为了为小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打开一扇具有坚实基石的大门,如果说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需要将近一定的教学策略,那么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学老师注入更多的心血在教学策略的研究上,由于小学生特殊的年龄阶层,即使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们吸收、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也不会太高,甚至有的学生注意力都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因为,小学数学老师通过掌握大量的有效教学策略对于后期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实践
小学教育阶段中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是针对积累小学生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培养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研究兴趣和数学素养的教学活动,以及锻炼小学生在小学阶段中养成良好学习、探究数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习惯的阶段。因此,小学教育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老师必须要从实践探索中找到高效的教学策略,且这些教学策略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利于提高他们自身的数学素养、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接下来,笔者将从与其他优秀的小学数学老师对实践教学经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借助对相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理论文献的研究,从几个方面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每个人自身的性格特点都不尽相同,表现在小学生身上更为明显,因此,我们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教学老师在展开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小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来决定设计怎样的教学方案。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对本班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种带有竞争性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在不那么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孕育出人性本带的好胜心理,进而提高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针对教材内容讲解的积极主动性,再在保持小学生这种积极性的基础上逐渐培养他们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比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酌情渗透一些游戏教学或比赛教学,通过学生们参与数学知识的抢答竞赛、运算比赛等游戏活动,来为他们营造竞争氛围,当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新的数学理论知识融入游戏活动之中,通过不同学生的不同反应来吸引小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求知欲,进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更多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我们在展开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还要适当地鼓励小学生,竞争的教学环境是为了通过对学习环境的改变,利用他们的娱乐心理来打消数学课堂自身所具备的枯燥乏味的特点,而注重鼓励教学,则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在游戏中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二、密切地将教材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无论是哪一教育阶段中的数学学科都是一门相对枯燥乏味,且逻辑思维性和抽象性极强的学科,但又由于数学自身带有强大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所以我们作为数学学科的教学老师要有效利用起数学自身所具备的这一特点,在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数学实际效用的运用。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分析和对小学生日常生活的仔细观察,将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出发,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分析和适量拓展,选择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感兴趣的题材或熟知的现实案例,给学生们营造一种数学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氛围。
例如,在学习到“乘法”这一课时就可以创设场景:平时小红一家三口吃饭,要用一勺半生米,今天周末爷爷奶奶也来家里吃饭了,现在家里一共五口人吃饭,需要用多少勺生米?此时,我们就可以让小学生通过小组内讨论,找出三口人和五口人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等量换算得出最终结果。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事情并不少见,正如艺术来源于生活,其实数学教材中的案例也都来源于生活,我们作为数学教学老师,要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同时锻炼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锻炼小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来培养创新意识
由于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殊性,他们的思维能力往往以具象事物作为主体,通过直觉的想象偶尔迸发出令成年人难以置信的想象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老师,我们要抓住小学生身上独有的这一特点,通过对他们想象力的激发,在确保小学生掌握了一定程度上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体来说,我们在教学数学的课堂阿基秀尔过程中就要最大限度的为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和展开想象的依据,让他们在接触新知识的过程中迸发出无限的想象。例如,在学习到“线与角”这一课时,首先要鼓励学生发现身边你认为是“角”的东西,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紧接着,老师展示出课前准备好的多媒体文件,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们初步认识“角”的状态,进而在老师点评个小组代表发言的过程中渗透“角的概念”教学,这样一来,学生们既能通过“实践-学习-再实践”的过程加深对“角”的理解,又能开发自身大脑的潜力。最后,在将要结束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还要鼓励学生通过该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行创造出有关“线”和“角”的图案,以这种教学形式最为引导学生复习该节课所学的知识,不仅能够规避学生在课堂将要结束时产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又能通过实践锻炼他们的想象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学老师提出的要求中明确指出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以及重要性,因此,我们除了要将关注点放在对教案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对教学评价的改进,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高。具体来说,首先我们要在评价每一位学生时严格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并在这个基础上通过鼓励评价的方式展开引导教学,只有当我们的评价不打击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观的情绪时,才能通过评价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拓展;其次,我们要善于使用语言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来评价学生,准确性指的是在发现学生自身的问题并指出时,既要保证言语没有攻击性和伤害性,又要能够切中要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老师的含义,而灵活性指的是要打破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关系,改变以往说教式的交流方式,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讲话,与学生打成一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仅限于小学教育阶段中的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全体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对教学老师来说是一种工作价值上的追求,更是一种能够经得住实践和时间考验的教学理念。但是,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不是要求我们重新归回到以往的硬性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中,而是要在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指引下,基于当下学生的平均发展水平制定出适用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提高的教学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其有效的教学策略一定是在确保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上的。以上仅是我从几个方面做出的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浅析,希望在能够帮助其他老师展开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能够看到更多对该课题的理论文献,通过对不同理论教学策略和实践教学策略的研究,致力于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爱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探析[J].读与写,2020,17(19):156.
[2]唐华.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南北桥,2020,(12):174.
[3]罗冬荣.多媒体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再思考[J].考试周刊,2020,(6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