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开展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19期   作者:郭旺
[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教师要时刻把握以生为本的教育方针

        郭旺
        贵州省盘州市羊场乡中心小学553521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教师要时刻把握以生为本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在此,结合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从“从导入入手,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组织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的理解”“结合一定的评价,教会学生感受成功”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小学数学趣味性教育的开展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切实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关键是要为学生打好基础,尤其是要为学生打好情感态度方面的基础。试想,如果学生对于数学缺乏热情、兴趣,怎么会去积极学习数学呢?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去深入了解学生和教材,并且要不断思考、学习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尝试运用,以此充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下面,本文便对趣味性的一些教学手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从导入入手,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小学生往往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兴趣,为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设计恰到好处且趣味浓厚的导入,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疑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兴趣。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将小学生乐于接受的一些因素融入其中,去让学生去玩一玩小游戏,去观察一些图片等等。只有将导入设计得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才可以充分发挥导入的有效作用。
        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的一开始组织学生开展“数7”的游戏,即遇到带有“7”或者是“7”的倍数的数字要跳过,看看哪个学生可以完美地避过“陷阱”,而哪个学生不小心掉入“陷阱”。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不但高度投入,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还有效接触了“倍”的概念。因此这样的游戏化导入是尤为高效的。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导入的时候,如果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是可以取得十分高效的导入效果的。又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来展示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去让学生理解,实现高效的导入。
        二、组织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的理解
        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途径。缺乏实践的数学学习过程可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通过直观、投入性的实践,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间的合作组织能力,数学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是现代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并且,动手实践也能够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
        例如,在教学“面积”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去动手对于自己身边的物品进行面积的测量、计算、比较等。同时,在教学面积的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给每组一张橘红色纸(长5厘米、宽3厘米),一张绿色纸(长7厘米、宽3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若干。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摸一摸、比一比,讨论面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又如,在教学“年、月、日”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去制作日历。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实践的乐趣,同时加深对于数学的理解。
        三、结合一定的评价,教会学生感受成功
        为了充分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还要及时对学生们进行肯定和表扬,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理,促进学生们发展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小学生是迫切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的,教师的一句赞扬可以促使学生有效产生学习的动力,但是教师的一句批评会导致学生严重失去兴趣。为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评价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认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促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情感。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评价语应用的过程中,要善于用富有“趣”味的课堂评价语言,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求取得好的数学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简单地用“很好”“不错”等鼓励学生,虽然这样的语言比较简单,但是也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体会到一定的成功感。此外,当学生表现得好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一定的物质奖励去激励学生,以此充分促使学生在成功感的支持下得到学习热情的激发、保持等。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并且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婕.谈谈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N]. 衡阳日报,2017-11-25(003).
        [2]吴明杰:浅议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催化剂[J].赤子(中上旬),2015(14):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