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合肥市行知学校 230011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课堂上,以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化学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当代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教师应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化学,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并能够把所学应用于实践之中,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 化学教学 培养学生 核心素养 策略研究
引言
化学是中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都占据了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最终阻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新时期下,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革新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构建高质量的化学课堂,让学生在收获丰富化学知识的同时,不断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教学概述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该具备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能力。化学核心素养就是化学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复杂的实际问题,是学生综合素养的表现。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初中化学这门课也是注重理论知识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一门学科。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阶段,如果在初中化学就没有打好基础,那么在以后化学学习中会显得比较困难。
二、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一)传统教学思想没有改变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始终以应试为主。学生的成绩是教师和家长关心的一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主要以向学生灌输课本理论为主,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很高,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教学、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标准。这种传统的思想在如今很多教师中依然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在继续沿用。即便是当前很多年轻教师已经采用了一些新兴的教学方法,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讲,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主流,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所欠缺。
(二)学生参与度低
老师上课教学是很累的一件事,因为全程都在不停地讲课,连水都顾不上喝。学生在下面就显得比较惬意,同学之间唠唠嗑,喝喝水好不自在。化学在生活中应用性比较强,所以学生不只是需要掌握知识,还要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老师不停地讲课让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参与感,觉得无聊就不会认真听课。
(三)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轨
知识的学习最终都要落在实践上,并将其运用在生活里。单纯对知识理论的掌握无法让学生立体、全方位地进行理解。化学是一门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其都可以和实际生活产生诸多联系,但是如今很多化学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高效率”提高学生成绩,在实际教学中缺乏生活的联系,导致很多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能更为有效的运用,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长远来看无法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一)重视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对学习进行情境创设
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设计,利用名人化学故事,创设生动情景.例如诺贝尔和居里夫人的故事,利用化学史上名人的故事,可以吸引学生关注课堂,集中注意力,教师顺势引导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趣味情境.生活中的事例是学生比较常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课程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学生一般会比较积极的进行思考,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能够很好地带动学生主动思维.例如可以厨房中的化学知识来展开课堂教学,厨房中的白糖、白醋、小苏打、纯碱、酵母、酱油,水壶中的水垢、铁锅、铝锅、洗洁精等都可以用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讲解气体的溶解度时,为了形象的说明,可以带着可乐、雪碧等进行实验,在打开碳酸饮料的瓶盖子之前先猛烈摇晃几下,打开后瓶内的液体就会有许多泡沫冒出来,这可以解释气体和压强的关系.例如学习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时,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口香糖、火腿肠、方便面、果汁等的包装纸,请学生观察各自包装纸上的说明,让学生统计分析其成分,根据资料查找各种成分的作用、性质和危害,并进行小组讨论,给出小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与探讨。这些食物和饮料,学生天天食用,但是对其化学成分及作用并不在意,如此一来,他们对日常食品的探究和交流的热情会高涨,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讨论,对各种营养素就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教学,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中
老师要改变教学模式,不要做那种自己累死学生还学不进去的没有意义的事情。要让学生参与进学习中。老师在讲课时,不要让所有的知识内容从自己的口中说出来,而是让学生时时关注教学进度,能随时说出来下一个知识点的内容。就像是演唱会上,经常出现忘词的现象。要想顺利不尴尬地继续下去,歌手往往都会把话筒面对观众,通过自己的粉丝唱出来。老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利用这个模式,让学生多看多说。把学生变成化学课的“粉丝”,通过一定程度的了解与磨合,积极参与进教学中。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第2课《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学习之前,老师可以给学生一张白纸,让学生利用各种方法将白纸变成红色,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学生没有办法了以后,老师就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水来使小花变成红色。要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实验,主动参与进实验教学中,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学生的参与度与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关系,老师要学会在教学内容上稍加改造来加大学生的参与度。
(三)合作探讨,多角度动态分析化
学反应在课堂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合作探讨知识内容,碰撞学生思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析,以此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化学变化需满足一定条件,存在一定规律性,让学生探究规律远比直接告诉学生结果效果好得多。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拓展问题,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以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使学生了解化学的变化规律,掌握化学反应原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升。
(四)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众所周知,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学生在理解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应掌握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具备独立进行实验的能力。这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实验的目的、步骤是如何设计的。教师应该注意到实验的重要性,不应该因为其在考试中的占比较低而忽视。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的制取》时,教师可以将实验器材带入教室,一边讲,一边进行操作。下一堂课就可以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亲自进行操作。这样学生会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不仅可以达到教学目标,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深度参与、创造实践、协作探究等精神特质。
参考文献
[1]马雪莲.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83):113-114.
[2]孙红娇.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分析[J].科幻画报,2020(07):175.
[3]巩方舒.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3):121.
[4]黄建刚.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3):50.
[5]王耿.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5):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