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生本课堂——以小学数学课程为例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19期   作者:孙佩丽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各种教学理念与手段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孙佩丽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柞村镇中心小学 261429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各种教学理念与手段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其中就包括生本课堂。本文将从承认学生的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依靠学生的力量,挖掘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的发展,兼顾全面与个性等方面出发,浅谈如何打造生本课堂。
        关键词:生本课堂;小学数学;学生地位;学习潜能
        何谓生本课堂?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新颖教学理念,它打破了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承认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重新审视了师生关系,是未来教学的一大趋势.虽然有了大的教学方向,但如何操作成为了困扰教师们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课程为例,尝试探究打造生本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承认学生的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
        教学是师生良性互动的结果,在旧思想与旧观念的指引下,教师占据了课堂主导地位,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且不信任学生,处处担忧学生,时时监督学生,结果养成了学生依赖心理,让其缺少了独立学习与生活的能力,不利于未来的成长,为此笔者引进了生本理念,承认了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愿意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尝试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为其打造一个生本课堂。
        如,在学习《走进动物园——简易方程》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从备课活动开始就与学生进行了互动,听从了学生的建议,注重了学生的想法,因此设计的教学活动才符合学生的口味,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致。活动的设计者是学生,参与者自然也是学生,他们或进行自主阅读活动,了解了方程的意义;或进行了测量小实验,知道了等式的兴致;亦或是与笔者进行探讨,学习了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总而言之,学到了很多新的数学知识。其实,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会想出很多大人无法想到的问题,从细节处体会数学的魅力,此时笔者就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供大家学习借鉴。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互动,与之一同设计了教学活动并将活动主导权让与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如果学生有什么想法、建议、点子也可以大胆提出,这些都是教师承认学生地位,尊重学生想法的有力证据,是打造生本课堂的有力手段。
        二、依靠学生的力量,挖掘学生的潜能
        学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个体,有着无限的潜能,他们性格活泼,创意无限,还能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如果教师能巧妙利用学生教学力量,信任学生,依靠学生,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这也是笔者打造生本课堂的有效手段之一。
        如,在学习《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准备依靠学生的力量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布置了探究的任务,让学生自己统计家庭用水用电量,搜集数据;进行小组合作,整理数据并尝试制作折线统计图;检查学习成果,发现其中隐藏的问题,完善自己的统计图;开动脑筋,与生活建立联系,看一看还有哪些数据可以制成统计图。

即便是学生表现得不完美,犯下了很多的小错误,也瑕不掩瑜,值得肯定;且学生在此过程中培育了团结合作、善于思考、观察生活的能力,是意外的收获。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学会了放权,信任学生,依靠学生,由学生主导课堂,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效果显著,还获得意外的收获,值得肯定,有利于打造生本课堂。
        三、关注学生的发展,兼顾全面与个性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既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实现理论层面的提升,又要求学生具备实践能力,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教学实践中,优化生活,建立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此外,学生兴趣、情绪、性格、道德、交际能力、应变能力也被纳入了教学体系中,成为了笔者关注的重点。而个性化发展指的是尊重学生个性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施教,即学生需要什么,教师便需授予什么,将学生的需求放在了教学首要位置上,有利于打造生本课堂。
        如,在学习《校园艺术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内容时,笔者研读了教材,分析了学情,制定了教学计划,设计了教学活动,还时刻关注学生的课上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增删教学活动,当然,笔者不仅关注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率,还关心学生知识使用能力,因此设计了生活导入情境,布置了随堂练习活动,与学生探究了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总而言之,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建立起了联系。其实,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们的个性、基础、智力、能力、特长方面存在差距,因此在课堂上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即对同一个知识点,学生理解与接受程度不同,这是教学中的正常现象,无需大惊小怪,教师们能做就是在把握学生现状,了解学生详情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成长,因此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关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承认学生的差异并为之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这些行为都有利于打造生本课堂,值得学习与借鉴。
        综上,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习惯占据课堂,或以学生能力不足为由,或为教学进度着想,不在意学生的情绪,兴趣所在,自然也激发不了学生的参与兴致。其实,“教”离开了“学”就不是教,而是教师的一场“独角戏”,只能感动自己,因此笔者建议教师不要高估自己的价值,学会放权,学会合作,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为生着想,促生发展,最终借助生本课堂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叶浩.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实施策略例谈[J].考试周刊,2015,000(094):64.
        【2】王璐丹.小学数学生本课堂动态生成活动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17,000(013):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