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立凡
湖北省枣阳市七方镇祠堂完小441209
摘要: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活动日益增多。本文以实际教学为背景,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策略
对于数学知识而言,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形象思维要大于抽象思维,加之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自我约束力有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们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详细论述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逻辑思维的内涵分析
逻辑思维,主要是指人们在判断、推理过程中的思维类型,是人类理性认知的一个过程。数学知识与逻辑思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小学生因为年纪小,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在刚刚接触数学知识过程中会有所不适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经过教学实践经验,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时,对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逻辑思维的培养策略探讨
(一)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锻炼其思维活性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授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日后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学生面对一道有难度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活动。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是“红英做了21朵花,李兰做了9朵,李兰最少再做()朵才能超过红英。”对于这道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最少”,一个是“超过”!超过就是要比红英的20朵还要多一些,又因为是最少的情况,所以,李兰只需要比红英多做出1支就可以了。结果是21-9=12(朵);然后再多做1朵就能够超越红英了,12+1=13(朵)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论是在讲解习题还是在传授新的知识,都要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展开教学,鼓励小学生“一题多解”,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的目标。
(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逻辑思维能力会逐步提高,也会帮助学生解决更困难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锻炼学生的逻辑敏感性。当学生计算一道数学题时,在阅读过程中找到题目的关键词,进而找到最便捷的计算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这就是学生逻辑思维的敏捷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出一道数学计算题。99+98+97+96+95+……+5+4+3+2+1=?很多学生在遇到这种庞大的计算时,第一时间采用数字逐个相加的计算方法。这种计算方法不但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计算量比较大,一旦中途出现一点问题,就会全军覆灭,重新计算。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变一种计算方法,将所有的数凑成整数100,更换计算的方式,99+1+98+2+97+3+96+4+……,这样一来,学生只需要计算清楚题目中有几个100,就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既简单,正确率又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转换形式,以此来简化数学问题,从中找到最简单的计算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
(三)锻炼小学生的思维独创性
新教改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教师需要做好引导者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境,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多边形的面积》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求出多边形的面积。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经过学生的仔细思考和动笔计算,教师在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计算多边形面积的方法。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多边形的构成,以及如何将多边形分解成学过的图形,然后通过已知条件来求解出多边形的面积。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潜移默化地将数学中的转移和分割思想传授给了学生,学生经过反复的练习实践,逐渐掌握运用的方法,进而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从中寻找最便捷的解决方法,以此来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智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6,(8).151.
[2]赵国珍.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之我见[J].神州(下旬刊),2015,(12).18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