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5期   作者:刘天晨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多媒体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刘天晨
        山东省安丘市东埠中学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多媒体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此,多媒体技术也得以在社会各行各业崭露头角,而初中历史教学便是多媒体技术应用后的受益对象之一。就教学的情况来看,不同于许多初中课程门类,历史学科本身则较为抽象,而正处在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实际上很难理解过于抽象的历史知识,这就使得初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效率,始终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初中历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依托于教学实践,因时制宜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初中教学的质量,便成为当前历史教学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
        关键词:初中历史;多媒体技术;策略
引言
        目前,多媒体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而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也成为教学的发展要求。它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要结合现在的发展情况,了解多媒体技术,并认识到运用的必要性,通过研究多媒体技术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价值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产生较多的价值,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效果,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历史学习当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呈现良好的视听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通过视听体验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很多历史知识内容都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引入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拓展延伸,促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在当代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学科教学都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由此可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强化历史教学的效用。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不合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是为了辅助课堂顺利开展,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但在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问题,例如,教学课件比较复杂,而且图片、视频等运用得太密集,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正常开展,不同的教学材料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没有为学生指明学习的重点。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更关注材料的多样性和美观度,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师要学会思考和把握课堂教学的主次,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二)盲目利用多媒体,缺乏相应的课堂讲解
        多媒体技术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不同的内容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表现出来。但是,多媒体技术也有不足,不能用多媒体技术替代教师的讲授。在教授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时,剪辑处理需要的视频资料,并在课堂中播放,可以很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但也有一些教师直接播放整个专题片,不仅占用了学生的课堂时间,也让学生难以把握课堂的重点内容。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说明,就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这样,学生不能全面把握知识,容易出现生搬硬套等问题。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措施
        (一)充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学生对教育活动是否有足够的兴趣,通常会决定学生历史学习的效果。因此,在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致力于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中间,多媒体技术属于一种手段、方法,要使多媒体技术的效力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历史教师便需要将历史学科的特点同多媒体技术融合,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历史教师可以尝试制作或分享历史微课程视频,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历史微课程视频本身还不会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这样就可以要求居家自行观看。如在学习“盛唐气象”前,笔者便通过分享历史微课程视频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唐朝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元和中兴”都发生在这个朝代。并且,当时的唐朝不论是在经济还是文化的发展上,均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但上述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讲是完全未知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需要让学生对课程进行预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因此,笔者向学生分享了《中国通史》中讲述盛唐时期历史故事的视频。此种视频的好处在于,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反映了盛唐时期的景象,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感知历史。
        (二)结合问题引导化解教学难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思考,但是如果结合多媒体情境创设,将问题融入到情境之中,那么问题将会更直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笔者在讲授《内战爆发》这一节课时,其中的“重庆谈判”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能够突破该难点,我向学生播放了《重庆谈判》这部电影的三个镜头。第一个镜头讲的是:抗战结束后,中国人民希望和平时光可以持续延续下去;第二个镜头讲的是:其他国家都希望中国可以和平;第三个镜头:蒋介石三次通过电报希望毛泽东来重庆谈判,国民党高级军官正在策划部队向中共控制区挺进的计划。随后笔者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为什么要进行重庆谈判?有什么历史意义呢?蒋介石不断邀请毛泽东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将问题串结合于教学情境,将问题直观化,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当前的教学当中尤为重要,可以让学生凸显自身的学习优势,促进学生相互进步。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想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作差异性教案,促使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符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将实际教学内容引入到多媒体课堂当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个单元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关于“五四爱国运动”、“北伐战争”、“红军远征”的影片,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然后,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自主查找相关的互联网资料,从而拓展学习内容。在这个单元的学习当中,有一个“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的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按照学生的意愿让其根据自己利用多媒体技术查找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等充当导游,向同学们介绍“红军长征”的历史故事内容,并且进行讨论。
结束语
        多媒体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应该密切结合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将教学情境和其他的教学手段密切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呈现,学生通过分析情境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房晓东.加大多媒体技术应用,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0):244-245.
[2]石慧.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N].发展导报,2019-07-05(020).
[3]徐宇婷.巧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戏剧之家,2019(32):181.
[4]熊诗森.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利与弊[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121-1123.
[5]李建华.试论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现状及误区[J].中国高新区,2018(09):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