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茅箭中学 442012
摘要:新课程目标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德育教育,鼓励学生自主管理。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本人在实行班级民主化管理过程中有以下感悟。
关键词:民主化; 班级管理;感悟
一、让出一条路,让学生自己走
(1)小组自主制
学期初,我根据学习成绩,性别、性格等区别,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核心互补大组合:中间桌为2个A等生、前桌为C等生、后桌为B等生;活泼好动的与内向的同座;自觉性高、能力强的学生与守纪律、成绩差的同学同座;爱发脾气的与品质优秀的学生同座;力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互补。选一小组长作为该组的核心,教学中的分小组讨论就由核心人员主持,平时的口头作业与部分书面作业也由小组长检查。除此之外,班级、卫生值日的轮流、公共财物的承包,学生违纪的处理等均有赖于小组。这样,减轻老师的负担、班长的担子,提高了工作效率,锻炼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2)权利分割制:
权利过份集中容易滋生腐败,干部职责不明确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欲使班级工作高质高效运行,必须要有一套合理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学期初时通过与班委干部磋商、讨论,我们对上学期不利制度进行修改,每次月考小组长淘汰制、组长值周班委制、学期末组长竞选班长制、学期末干部评议制等,不断优化班干部群体,树立班级正气。
(3)班组长谈心制
小组管理模式与明确班干部职责的最大优点是解放了班长,使班长从繁琐的班务管理中走出来,从沉重的工作压力中摆脱出来。班长工作的相对宽松就为班长谈心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能。
在一个班级当中,总会有后进生的存在,甚至有时连小组长也奈何他不得。班组长谈心制的对象就是这些需要帮助、开导的学生。每学期我要求班长一周至少谈心2次,小组长至少谈心1次,并做好个案记录。通过班组长与之谈心,在学业、纪律、品德等方面都获取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班组长谈心制的创意实施,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4)无人监考制
班级管理自动化的核心是“自觉、自制、自律”,一个班级自我管理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可在考试中体现出来。每学期来,我针对有些学生考试时喜欢左顾右盼的不自觉行为,在期初出台了一项自管措施:凡我班学生在考试中有偷看行为的,发现并举报者该科成绩可加分,而偷看者不但要接受批评与当众检讨,而且该科成绩要扣分。无人监考制是良好班风建设的成果之一,它是学生由强制性的他律向自律转化的重要特色。
二、空出一席地,请学生都入座
(1)专项承包制
不少班级有教师的积极性,干部的积极性,学生“能人”的积极性,而缺乏一般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能力较差学生的积极性。
解决的办法是让每个学生都可在集体中找到一个适合的位置,承担一项具体的管理工作,一来可以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二来可以培养自理能力,从而使整个班级的管理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局面。
学期期初,我把班级琐碎工作分为50个方面,诸如图书管理、讲台桌的整理、卫生角的摆设、粉笔的保管、墙壁保洁等均一一承包给学生专管,至于出勤、两操、仪表、学习等,每项也定了具体的负责人。我要求承包人必须持之以恒,检查发现违纪者,记录在案量化扣分,对于屡教不改者,按班规给当事者以惩罚,
专项任务的承包,在班级中创造了“人人为集体、集体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2)值日班长制
设立值日班长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给每位学生提供尝试当班长的机会,提供其施展才能与使用权力的机会。
班长轮流当,不但使学生锻炼与展示了自我,使他们具有光荣感、责任感、成就感,而且增强了他们表现自我的意识,提高他们自我约束、管理的能力。
(3)班会轮主制
班会课由主要班干部轮流主持,主持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班干部的值日记载,决定召开班会的类型——是常务班会还是主题班会。我要求主持者事先做好准备,如确定议题、发言人、存在的问题等,必要时,班主任给予帮助。值得一提的是,班主任只作为班级一员参予,不改变话题或 “插播”,当遇到传达学校或班级重大决策时,班主任先通知该周主持者,方可接手班会课。此举突出了班干部的主体性地位,增强其主人翁意识。
(4)座位互选制
我班的座位采取组长、组员互选制,一般一学期座位根据月考两次重排,因为要小组量化考核,个别不守纪律、不好相处的学生难以选到合适的小组,这时小组长可再给他约法三章,以便后期管理,让他学会了处理同学关系,小组长也学会了包容。
三、腾出一只手,引学生齐上路
实行班级民主化化管理以来,班主任从班级事务中解放出来,但要求更高了。我得做自己该做的事——引学生齐上路。
在工作中,我采用了“反馈、控制、协调、总结”的八字方针。
反馈是及时获取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比如参与班长招集的班干部周会,察看各种记录,组织组长座谈,定期交流,个别谈话,走访科任老师等。
控制是对实施民主化管理过程的控制,实行程序、层次、质量、内容和形式上的宏观、微观控制。
协调是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协调。比如学生与学生;值日班长与常务班长的关系;学生与科任老师的关系;以及学生与家庭、社会的关系,这些必须由班主任去协调。
总结是对实施过程的回顾。班主任及时总结成绩,分析失误,正确引导,把小组量化管理考核的分数与学生评优、学生毕业综合素质评价挂钩,这是班级自动化管理健康有序地向纵深发展的保证。
班级民主化管理锻炼了学生,使班主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宏观决策上,放在教育研究上,放在深入了解学生上。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2版[M]漓江出版社.2002.4:28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