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丽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校158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师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在高中阶段,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及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并且学校理应把德育教育放在一切教学工作的首位,政治教师更应该充分重视德育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应该怎样发挥政治学科的德育优势,成为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缺失德育的现象,对其产生的问题逐一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政治教学实践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学习。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 问题 德育渗透
引言:当今时代的高中生独生子女偏多,导致家长从小溺爱,再加上学生本身具有个性,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多数现象是比较任性,不能够正确的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学生不爱学习,沉迷于电子产品及虚拟的网络世界,从而导致其法律意识淡薄,近些年违法犯罪的现象逐渐增多,从这些案例之中也表现出当前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已经非常重要,然而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方面的教育,因此学生误入歧途的时候很难及时折返。因此学校需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进行教育,而高中政治课在学校德育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有侧重的渗透德育教育。
一、从社会案例中看德育缺失的重要性案例
1.湖南省沅江市第三中学47岁的老师鲍方在办公室遇刺身亡。事后法医告诉他的家人,鲍方共有26处刀伤。刺死他的,正是他教了三年的学生罗某,一个从全班二三十名冲到第一名的尖子生。据新闻报道,整个事件的起因就是事发的当天下午学习放假,班主任鲍老师要求学生们写完观后感再离校,当时有几个学生反对,其中就有罗某一个,鲍老师看此情景,就把这几名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在此过程中,鲍老师曾提及罗某的成绩起伏不定,师生之间因为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于是鲍老师就拨通了家长电话,于是接下来悲剧的一幕就发生了。身中26刀的鲍老师,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幸身亡。
2.2018年6月的一天,河北省一名高三的考生郭某由于精神压力过大,从出租房的楼顶跳楼自杀,经过抢救无效离开这个世界。郭某是当年第三次参加高考,在学校附近由母亲的陪同下进行租房备考。在事发当日的早上,妈妈出去买早餐的时候,郭某就从楼顶一跃而下。据了解,郭某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不想参加高考。
以上两个案例涉及到两条人命,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无法从多方面进行考证,但是事件的本身反映出无论是郭某还是罗某,他们二人在一定程度上缺失德育,不管出于任何原因,都体现出这两名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问题,这也需要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反思的,也表现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1.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主要是学生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是必然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在营销者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并且能够使其产生很大的变化,要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塑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然而,事物往往存在着双面性,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贫富差距的拉开,相互之间的主体思想及价值取向也很产生很大的偏差,这就要求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要充分的重视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
2.更加深入分析社会案例,让学生明白德育的重要性
政治教师一定要带着社会案例进课堂,这也是作为政治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体现,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在社会案例进行选取的时候,政治教师一定要严格把控,案例既要有代表性,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也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引发学生深思。在课堂上分析的“南京彭宁案例”时,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这场辩论赛能够充分让学生看透事件的本质,能够拓展思维空间,据理力争。在辩论结束时,教师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虽然案件的判决使人心寒,但是如果我们再次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时,我们还是要伸出援助之手。
3.凸显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
高中的的与渗透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学校教育完成的,尤其是政治课比较系统的接受德育教育,需要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阵地作用,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会受到迁移默化的思想道德熏陶。然而,现实的残酷与理想的迷茫等问题,需要结合自我进行教育,充分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在直接的体验及矛盾中学会甄别,从而实现正确的世界观,充分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教师需要重视政治课所折射出的德育功能,把德育教育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落到实处,并且要紧扣教材中的理论及要点,找准学生的思想实际,准确的分析青年团,把其认知变为行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4.要树立典型的榜样,弘扬正气。
传播正能量是无穷无尽的,身边的榜样典型更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引发其深思。
新闻报道:“轮椅女孩”名为小唐就是这样第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典型,这个小女孩儿因为脊椎管内的血管瘤破裂导致其挤压神经,脊髓损伤使得全身瘫痪,下体完全的失去知觉,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在面对这样的挫折,小女孩没有妥协,勇敢的面对一切,并且事实证明她战胜了一切,对于身心健康的我们,哪有理由不去奋斗呢?小女孩儿在一段演讲中提到
“一个人的强大并不体现在外表,而是内心。生活充满未知,所以充满挑战。只有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迎接生活的挑战。现在我已拥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去继续人生的旅程……”
那么,我们再这样有优越环境的德育教育下,有怎能没有感触呢?
5.使得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阴雨思考,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上的德育知识,他们会在一段时间内就忘记了,有可能与其他社会价值观相接轨的时候就又动摇了。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教师要在课堂中营造德育环境,一定要将德育的塑造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也让课堂教学和课后的实践相结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内化知识,才能够从根本上达到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
结语:综上所述,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政治教师作为学校教育者的一员,要把德育当做教育事业的一部分,要与现代的教育理念相结合,把握学生身心特点及成长规律,有效的进行德育教育,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化解学生心中的疑虑,让他们明辨是非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并且做学生们心灵成长的好伙伴。
参考文献:
[1]贾静轩.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J].赤子,2015(08).
[2]徐荣欣.对德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