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
湖北省老河口市袁冲小学 湖北省襄阳市441811
摘要: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存在着低下的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只有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本人根据根据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在本文中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问题作一个浅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前预习;小组学习;实践活动
针对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应该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在实践教学中对问题进行解决,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课前预习的部分涉及的是较少的,这不利于使学生熟悉课本,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加强课前预习,以使学生充分的熟悉课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只有高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数学的有效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的讲授教学,还需要教师开展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
一、运用课前预习促进有效教学
课前预习的教学方法是重要的,只有学生充分的进行课前预习,才能使学生熟悉课本,只有学生熟悉了课本,在教师课堂授课的时候学生才能便利的听懂教师的授课。在当前学生很少进行课前预习,这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也和教师的引导不足有关,鉴于此,就需要教师大力的宣传课前预习的好处,让学生都认识到课前预习是促进学习效率的必由之途,这样才能使学生都重视起课前预习并开展课前预习。由于学生课前预习的是新课,学生由于自身认知的有限性,可能把握不住课前预习的方向,这就需要教师要向学生讲授课前预习的重点内容,以使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具备一定的方向。
例如,学生在预习比例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使学生可以高效的预习知识。关于本节的知识是学生初次的接触,学生在预习中对于概念的掌握就很重要,教师要告诉学生在预习中对比例概念熟读深思的重要性,只有弄清楚了比例的概念,才能进一步的预习比例。在预习中要让学生观察比例与分数之间的相似之处,要让学生对课本中的例题试做,对能够掌握的部分标记起来,对不能掌握的部分也要重点的标记起来,以备在课堂上认真的听讲。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就可以高效的进行课前预习。
二、运用小组学习促进有效教学
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多是传统类型的课堂模式,即教师整节课都是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只能在台下被动的听讲,这样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无法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针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要在课堂上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本人认为小组学习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在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中,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程度的实现有效教学。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主要的职责是提出小组学习的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小组学习中。
例如,教师在讲授方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可以高效的学习本课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什么样的式子可以称为方程式,有了讨论的问题所有的人都投入到了热烈的讨论中。在小组讨论中有的人说:带有未知数的式子就是方程式;有的人说:带有未知数的式子未必是方程式,式子的左右两边还需要相等;有的人总结说:方程式需要有未知数,还需要是一个等式,这样的式子才是方程式。在学生的讨论中热情是高涨的,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学生的讨论中对解决课堂问题有好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三、运用实践活动促进有效教学
在数学的教学中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只有大量的运用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学会知识。在数学中有一些知识是需要学生通过实践的操作来学习的,不能单靠教师的课堂讲授,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效的学习数学知识。在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实践的操作能力,以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形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绘画三角形,这样有助于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三角形的三条边。教师让学生画等边三角形可以使学生掌握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知识,让学生画等腰三角形可以让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知识,让学生给三角形做高,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给三角形做高。几何图形的教学是很难通过教师的口授有效教学的,而通过实践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很好的学会知识。
总而言之,面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只有教师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温建青.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 (003):P.243-243.
[2]颜红, 刘世辉. 精选改编习题 演绎精彩教学——浅谈小学数学练习题的有效改编[J].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8, (00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