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宝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景星中心学校 161132
摘要:目前,大部分初中学校都对现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进行了深入了解分析,并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对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改良。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体育学习项目。然后,教师亦可根据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向其讲解相关知识。用这样的方式可将传统体育课堂的局限性进行改变,还可促进学生提高掌握体育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主动参与
引言
想要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另外,教师要在教学中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课堂感受。最后,教师要尝试去改变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去设计教学内容,进而促进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丰富教学形式,推行引导学习法
引导学习法是指在开展体育健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为体育课堂教学增添更多的活力和色彩。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综合考虑,进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有效达到素质教育大纲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课堂上,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有更高的积极性,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向教师请教,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运动技能,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更具个性化的运动训练。在足球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学生足部运动的指导,可以拓展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点,在更加适合开放的教学课堂上让学生相互借鉴,共同探讨足球运动的技能,这样就能确保教学效果更加明显,让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得到质的飞跃。这样学生也能感受到这项体育运动需要掌握更专业的技法,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要在耐力跑中锻炼自己的跑步耐力,这样才能在足球这类全场运动中更加得心应手,避免出现因体力不足而造成影响足球水平发挥的问题。而且,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足球游戏活动,带领学生在更加轻松的状态下提高运动技能,在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观念,进一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再拘泥单一的学习形式,而是不断积累学习经验,探究更适合自己的体育发展道路。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引导者,其教学水平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因此,教师要摒弃滞后的教育理念,在立德树人目标任务指导下创新教学方法,精心设置教学目标,可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积极锻炼的意识和健康的生活理念。
例如,在身体形态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提出以下思考问题:“如何对正确的身体形态进行定义?”“你们知道自己的身体形态是什么样子的吗?请简单评价。”“阅读教材内容思考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起到什么样的影响?”“促进身体形态的体育锻炼方法有哪些?”“在开展形体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以问题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使他们在了解自己身体形态的基础上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而养成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同时,体育教师还应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对良好身体形态的形成具有积极影响,所以要在日常生活中健康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给予学生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不能小觑鼓励的重要作用,因为鼓励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鼓励,从而强化最终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当学生拥有小规模的进步或者成就时,教师就要对学生给予肯定的评价,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闪光点,认识到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获得回报的,这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充满动力,对进步和成功产生渴望。不过,教师在向学生进行鼓励时应当把控好“度”,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首先,教师在向学生示范新的体育技能之后,学生会尝试自己去做动作,而教师可以在观看学生的动作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指出学生表现不足之处的同时,也要肯定学生表现好的地方,这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使得其愿意主动去改进自身。其次,教师还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不能每一次都用口头鼓励的方式,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敷衍,认为教师说的是“套话”。同时,教师在鼓励一个学生时,还要照顾到其他学生的感受,不能为了表扬一个学生而去贬低其他学生,这会让班级学生认为教师有失公允,影响教师在班级的威信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科目的学习兴趣,提升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身体素质。但是目前《体育与健康》教学课程中还存在教学活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一方面是学生自己对于体育活动的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安排上比较单一,让学生处于被动吸收的地位。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激发对于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参与到体育课程学习,提升课堂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韦鹏.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2):82.
[2]李丽银.初中体育与健康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策略分析[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四[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吴泉龙.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策略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8(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