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5期   作者:王树君
[导读] 现代学校教育诞生以来,课堂教学大多以“知识”为本位,
        王树君
        新苑学校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摘要】现代学校教育诞生以来,课堂教学大多以“知识”为本位,教师在课堂上围绕具体知识对学生进行“填鸭”“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记忆、理解、应用”这一低阶思维上,无法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注重培养以“分析、探究、评价、创造”为主的高阶思维则会帮助学生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和发展度,让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呈现出由浅入深、学生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的动态发展过程。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高阶思维
        为适应高速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现在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变革,既要打牢“低阶思维”的基础,又要注重“高阶思维”的建设。高阶思维的培养能够有效培养初中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符合现代社会对体育的重视度。能够让学生从单纯地重复动作中正确掌握体育姿势的要领,让初中体育教学更加科学、有序,更加充满激情。在高阶思维的培养中,学生的“学”往往比教师的“教”更加有力度。
一、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让高阶思维在体育学习中播种
        体育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略语言引导的重要性。这会使得学生和教师交流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状态。单纯的知识传授无法让学生对抽象的体育知识进行细致的了解,这同时也决定了教师无法从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出发,无法照顾到全体学生。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教学目标设计的一个重要参照因素。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引导者,而教学目标就是引导的一个基本方向。教学目标包含了教师对教材大纲的理解和掌握,也融合了教师对学生日积月累的观察经验。从设计课堂最基本的引导思维出发,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理解、分析一个问题,就能带动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和教师互动的有效性大大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渐渐提高。例如在短跑教学中,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部分。在短跑起跑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不同的运动姿势让学生自行思考起跑时的最优选择,并了解到其中蕴含的生理结构知识,例如“臀稍高过肩”、“肩的投影点越过起跑线”等,让学生能够摆脱体育课上简单的机械动作重复,把短跑技能的教授由“灌输”转向“引导”,帮助构建学生的体育学科思维,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可能性。
二、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让高阶思维在体育实践中生根
        初中体育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需要在体育课堂上为学生搭建起一个独立探究的平台。这就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运动器械、体育教学视频、导学案等辅助性资源。

只有当学生能够切身实地体验和感悟后,学生才能对当堂课的教学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体育教学也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灌输,课堂成为了学生自行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例如在原地侧向推铅球教学中,笔者将推铅球的用力顺序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分组进行“蹬、转、挺、推、拨”的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和分析中找到发力的正确顺序。在学生探究期间,用语言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把握课堂节奏。如“为什么用力顺序的改变会导致结果的不同?”“在投掷铅球的过程中,你身体各个部位是如何协作的?”这样的体育教学练习才是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肢体力量的传递,在对投掷铅球进行教学的同时,笔者还穿插了徒手操的教学,从压指运动、肩环绕运动、扩胸运动、体侧运动等帮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口诀和要领,进而引导学生互动,把猜测和想象变成实证的检验。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学者甚至是创造者。
三、让高阶思维在体育学习评价中发芽
        行为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频繁的反馈和评价才有助于行为的改进,尤其是学习新知识点的时候,如果经常隔很长一段时间才给出反馈,往往没有很大的效果。这就启示教师要预留足够多的反馈时间,但体育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于是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活动内容精挑细选,重在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重在解决学生的薄弱点。
        所谓明确,就是具体,指出学生做得好在何处,而非大而化之。例如在指导学生跳山羊的过程中,有学生无法克服恐惧心理,导致姿势不正确等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一边用语言激励学生,一遍指出导致错误的具体动作问题,并尝试降低难度,帮助学生重拾自信。明确评价的好处在于这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做对了什么,哪些地方是自己可以继续沿用的,哪些地方是自己需要改进的……由此观之,仅仅给学生对答案,而不指出他们的学练动作的优劣之处,判断好坏的标准等,就犯了“不明确”的错误。它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将成败归因于努力,而非能力。努力是可以控制的,这让他们意识到,“成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而非天生注定,不断地努力促成成功,成功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又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地努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生的表现。让学生能够积极地面对体育学练,积极地展现自己。
        高阶思维教学是一种全面且具有深度的教学,意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随着新时代下国家对创新精神的要求和教育的发展进步,高阶思维在初中教育这一板块中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不应把学生局限在固定的思维框架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转被动为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培养高阶思维的有益的探索结果将对学生日后的核心素养形成以及个人发展带来诸多影响。
【参考文献】[1]刘海宏.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J].体育风尚,2020(01):176.
[2]刘牧.高阶思维: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生成的助推器[J].田径,2020(09):77-78.
[3]奚敏其,唐国瑞.体育学科深度学习特征与教学策略研究[J].体育教学,2019,39(09):44-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