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足球体育活动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实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5期   作者:谢晶
[导读] 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谢晶
        杭州市采荷中学
        摘要: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带领学生增强其自身的素养。将趣味足球体育活动引入到初中体育课堂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体育的丰富性以及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参与兴趣。在趣味足球运动中,亦可以养成学生的体育运动精神及团队合作意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正面的影响。本文针对趣味足球体育活动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开展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趣味足球 初中体育 教学策略
        
        引言:趣味体育是近年来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理念,将趣味足球体育活动引入到初中体育课堂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够养成学生体育方面的素养,让学生能够在运动中获得体育科学的知识,在足球活动中感受体育运动的趣味。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合理的活动安排,有助于学生培养及时运动的习惯,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足球这项运动。
        一、初中体育课堂中足球运动的教学现状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热衷度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由于小学阶段对足球的了解甚少,另一方面是由于足球教学所要遵守的规则较多,对学生的体力与耐力有一定的要求。在传统的足球教学中,教师会更注重学生基本动作的机械训练,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都模式化且落后,不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无法从足球教学中感知到足球运动的魅力,导致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兴致不高,对足球训练也是应付了事。
        足球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足球运动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体育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初中阶段开始进行的足球教学,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为了培养越来越多的足球爱好者,发掘出更多的足球潜力者,为体育运动的强大打下坚实的基础。趣味足球体育活动是初中体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意在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佐以游戏化的足球教学活动,将体育运动变得更具有参与性和体验性,使得体育运动更能够贴近学生的需求,符合初中学生的发展规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足球运动的魅力并能够养成足球运动的爱好。
        二、趣味足球体育运动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参与兴趣
        1.通过游戏进行接球训练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体育教学也更多的遵循着体育科学的指导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追求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新颖的教学课堂。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足球运动相关的知识教学时,首要的应该是积极的探索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引入等,为学生提供更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催化剂,当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教学内容产生了好奇心与实践欲望,教师的教学才能够事半功倍,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守门员的接球技术训练时,教师可以将充满童趣的“丢沙包”运动与接球训练结合起来。在最开始的训练中,教师先为学生准备好一定数量的沙包,让学生自由结合分组进行组团练习,通过“一丢一接”的沙包游戏,可以有效地锻炼到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跳跃能力。沙包的飞跃方向与足球的方向具有相似的不确定性,学生通过“丢沙包”的游戏,可以理解守门员接球技术的基本原理,并能够从这其中感知到接球运动的趣味性,学生从游戏中感知体育科学,从游戏中获得足球运动的初步经验,也为学生之后的接球训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通过蹴鞠形式打牢基本功
        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增加学生对足球运动的新鲜感,帮助学生练好基本功,激发学生对趣味足球的兴趣。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健身体育活动,我国古代的足球称为“蹴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教授一些蹴鞠知识,并模仿古代蹴鞠对抗比赛,让足球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例如,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把能容足球通过的圈放在两组中间,为降低难度可以将圈的位置放得低一些,并且形状更大。这样一来,两方阵地明显,球员们的注意力也集中在中间跟后方的球门,相当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守门与接球训练。在这样的训练方式下,对方的球是从一点过来而方向不定,学生们要根据球前进的方向调整走位,防止球被射入己方球门;同时在进攻之时也要考虑到怎样使球准确地通过一个方向又不能轻易被对方接到,这可以帮助提升学生将球击在自己理想位置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趣味情境,学生得到比较针对性的技巧训练,反应力、注意力都更加提高,为今后的足球活动打下扎实基础。
        (二)学生合理分组运动,针对学生体育层次进行足球教学
        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会有一定的要求,学生的耐力、体力以及对运动知识的理解能力都会影响到学生在足球活动中的实践结果。教师在进行趣味足球相关的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能够从学生的实际运动情况进行考虑,为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以更好的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分组,可以让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变得更多样化,也能够让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用各自的优势来进行团队合作,从而使得足球运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
        1.水平分组,细化训练成果
        小组分组的方式也能够让趣味足球运动更好的进行实践,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更符合足球这个团体性运动的要求。例如在进行“传球”的训练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传球运动的初步尝试,组织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传球训练。在学生的一对一演练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传球力度,接球准确度以及对传球动作的学习速度和掌握能力。而后,教师为学生进行二人分组、四人分组、六人分组等不同的人数组别,二人组为传球力度和传球成功率较低的成员,需要进行较为基础的巩固,教师还可以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沙包或者毽子,让学生从基础的脚下传球动作练起。四人分组和六人分组分别为表现中等和表现优等的学生。教师组织这部分学生以正方形及六边形的形状进行站位,让学生在相距较远的位置进行组内随机传球,在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
        2.垂直分组,结合学生特点
        除将单元训练分组细化外,也应该根据不同训练模块和学生特性进行分组。每个同学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如果全都按一套训练方式来练习的话,反而会磨灭学生的优势,使训练效率降低,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教学。例如有些学生的反应很快,往往能迅速对从各方飞来的球做出反应,但耐力较差,在很早就将体力消耗殆尽。对于这样的学生,在基本的训练之外,还应该多加一组体力训练,通过长跑、负重跑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耐性。也有部分同学反应较慢,这组同学就可以多加一些反应力训练,让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接住从不同方向来的球,形成机体反应,在球到来的时候能有下意识的动作。通过这样的分组“加餐”,可以迅速缩小学生短板,并且也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长处,发挥最大的团队优势。
        (三)精心设计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和意识
        足球运动是一门竞技性较强的体育活动,有比赛就会有输赢,学生的好胜心以及体育运动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在足球运动中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体现。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胜利和赞美有一定的渴望,教师在进行足球相关训练时,可以依据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学生设计一些竞技性较强,合作性较高的训练项目,让学生不仅能够得到趣味性和体验性,也适当的增强学生的竞技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精神是最宝贵的财富,教师在设计游戏环节时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可以为学生的价值观的养成以及性格的塑造提供正面的力量。
        例如在进行“运球”和“传球”的巩固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小组的自由组合,每组人数为四人。教师将学生带到田径场中的一百米直线跑道处,将跑道进行四等分,在每个节点处插上一面小旗子,让学生根据小组内顺序进行站位。教师为每个小组分发一个足球,让学生从起点处开始运球,运到下一个组员旁边让其接球后再往下一阶段进行运球,直至最后终点过线。教师可以一次进行四个组别的计时,对胜利的小组进行一定的奖励,作为鼓励政策。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只有单个人的优秀是不够的。现在学生的基础知识都掌握得很扎实,但对于团队运营和指挥策略方面还很欠缺,需要加强团队意识和体育竞技意识的训练。为此,我们也可以在球场上设置几个节点,要求足球必须从这些点经过,再将队员分成几个小组,一方运球一方拦球。由于双方存在竞争关系,队员需要根据节点所在的位置规划路线,并且给队员安排相应任务,运球一方要安排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接球,把球运送到规定地点再传递给下一个人。拦球一方需要识别对方的策略在中途拦截,并且迅速调整走位以免被对方抢占先机。这种情况下,队员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任务,还需要跟队友配合好,传递信号随时调整策略,协助队员传球。在这样的竞技游戏中,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到竞技的愉悦感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运球以及传球的技术要点,帮助学生巩固足球运动的知识,增强学生的体育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课堂中进行趣味足球体育活动,可以将体育运动与趣味游戏进行有机结合,有助于加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感,增强体育运动的趣味性,让足球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探索趣味足球活动的实践与应用,响应新课改政策的要求,遵从于素质教育的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更全面的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姜杰.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展开足球兴趣的培养[J].内江科技,2019,40(12):140-141.
        [2]张晓华.小组合作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以《足球脚内侧传接地滚球》一课为例[J].体育师友,2019,42(05):27-28.
        [3]卢胤.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足球兴趣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222.
        [4]胡晓春.推进校园足球活动,培养体育核心素养[J].教书育人,2019(25):63.
        [5]顾文华.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展开足球兴趣的培养[J].内江科技,2019,40(07):136-137.
        [6]杨进.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展开足球兴趣的培养[J].内江科技,2019,40(05):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