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乡土教育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19期   作者:吴锐
[导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加强乡土教学的内容,

        吴锐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第三中学 安徽省池州市 247200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加强乡土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中学历史教学中渗入乡土教育,恰好最能实现这一目标,本文试从乡土教育的实施原因及实施办法来探究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教育问题,以期对以后的历史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乡土教育;教学实践
        乡土教育是培养国民关怀社会生活,认识自然和人文世界的起点,兼具社会性、知识性和伦理性。乡土史是乡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内容很广,如地名、寺庙、家族历史的沿革等等,皆有其丰富的历史意义;作为乡土史教学的素材,大多具体、直观且易于观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是解决当今历史教育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一剂良方,也符合认知心理学和关注学生生活实际的新课程理念要求。
        开展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用乡土史教材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家乡历史的变迁,了解家乡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历史人物,了解自己身边正在发生的历史;使用乡土史教材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自参加考察、访问、分析,培养了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历史思维的方法。我们可以这样说,乡土史教学可以从知识、情感和思维能力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和锻炼学生,使他们亲身感受历史、体验历史,从思想上得到升华——更爱我们的家乡。
        对自己生身的文化背景没有真了解,就难以有创造的信心与动力。只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乡土史的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搜集材料说明问题,然后采取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学生是乐于接受的。开展乡土史教学有下列好处:
        (一)通过乡土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乡土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是迈进历史这个大千世界的第一步。通过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再造历史形象,它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特别是抽象的、深层次的历史知识的理解。学习乡土史的方法很多,如组织学生参观乡土历史文物、凭吊故战场、访问亲历者和指导学生阅读与乡土史有关的、革命回忆录、文史资料等。
        (二)通过乡土史的教育与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乡土史的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我们还可以培养学生宽广的视野,让学生既具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视野。
        (三)通过乡土史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我们通过乡土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当前农村进行的改革紧密结合,做到学用一体。这样,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切地理解了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以上是我们加强乡土历史教育的种种好处。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乡土史教学呢?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乡土史教育的根本任务有两条:一是向学生传授本乡本土的历史知识,以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历史教学跟富有亲切感和可信度。二是进行德育渗透,陶冶学生爱乡爱国的道德情操。基于这两点乡土历史教学可以从两方面展开:
        (一)结合中国历史的课堂教学,补充有关乡土历史知识
        我们东至唐朝就开始设县,距今一千多年历史。在这一千多年中我们家乡东至也是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活生生的历史剧,尤其在近代历史舞台上,东至的命运更是整个国家命运的缩写,这也是学生所渴望了解的。
        如在讲授魏晋南北朝历史的时候,我就给学生讲讲陶渊明在东流活动的情况,并带学生深刻理解“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精神。


        在讲到明朝历史的时候,我就给学生讲朱元璋鄱阳湖大战陈友谅的故事,朱元璋是如何“日战鄱阳,夜宿兰溪”的。这里的兰溪就是指我们的家乡东至。并且我还个学生讲了胜利的将军庙这个地名的由来。
        在讲到到近代史时,我给学生讲了近代我们东至人民是如何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是如何抵制洋货的等等。并且我还列举了近代东至所出的名人如周馥,周学熙,许世英等人,激励大家要努力学习,造福桑梓。
        (二)发挥学生能动性,组织学生收集家乡历史资料
        为了激发学生对乡土历史的兴趣,我经常鼓励和组织学生去收集家乡历史资料,关注家乡历史。具提有下列做法:
        1、搜集并展览表明社区历史的老照片;我们的家乡东流镇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古镇,历史长河中它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不仅有文字的,也有图象的。我让学生去收集二三十年前的,甚至更古老的照片,然后在班上办一个老照片展览,让学生对我们的老镇有一个更直观的的认识。
        2、调查社区一些重要的老建筑物的历史;我们家乡东流是个老镇,里面有很多历史很长的老建筑物,比如东流老街就有很多明清时期留下来的徽派风格的建筑物,比如东流的张家大屋,李家大屋等。有些学生甚至家就住在其中。所以,我要学生去调查一些老建筑的历史,然后让他们形成自己的文字记录。这样可以让他们对我们身边的历史有所认识,甚至在调查后,有些学生对朝夕出入的自家房子都开始重新认识了。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3、举办讲述地方历史方面故事的讨论会;为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自己故乡的历史,我让学生收集各种有关乡土历史方面的资料,比如东流的历史传说和历史典故,东流的名人故事等,并且让学生把自己收集的材料变成演讲稿,在班上举行演讲会和讨论会。学生能在研讨会上互相交流,学到很多有关家乡的历史知识。
        (三)走出课堂带领学生寻访历史古迹
        历史既是死的,也是活的,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我除了在课堂上补充传授乡土历史知识外,我还请东至文化馆的地方志专家为学生做乡土知识专题讲座,向学生系统介绍了东至历史知识。从远古遗址到现代遗迹,从文化名流到仁人志士,他都讲到了。这既激发了学生的爱乡之情,又为学生走出课堂更好的进行参观寻访作了充分的知识准备。
        我们东至还是有不少历史古迹值得学生去探访参观的,如东流的陶公祠,双塔,东流老街等文化历史遗迹 ,还有大历山,梅山等佛教文化地等,还有东至革命烈士塔,红军洞等革命历史遗迹。这些地方都能让参观的学生受到教育,让他们从内心深出受到强烈震撼,油然的产生爱国爱乡的感情。我曾组织学生参观陶渊明故居,切实感受历史的氛围。我让学生在参观中触摸历史,感受历史。让学生与历史人物面对面。这样的历史教育比课堂上的说教要感性的多,效果也要好的多。学生们也更易于接受。
        以上就是我在乡土历史教学中所采用的三个措施, 通过教学实践,这几个办法是行之有效的。学生不仅知识理解更加深刻,思想境界也得到升华。学生不仅对家乡充满了自豪感,而且对历史这门学科也有了浓厚的兴趣。乡土教学收到了双重效果。
        乡土历史是祖国历史大河的支流,热爱家乡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源泉。目前,乡土史的教育教学价值在国内的历史教育界是公认的,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理应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思想情感的生动教材。同时,乡土历史与祖国历史血肉相连,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起着众多辅导材料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教育。
        参考文献:
        [1]李玉,黄玉仙.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应适当[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08):4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