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历史的有效记忆方法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19期   作者:马勃
[导读]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很浓的学科

        马勃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中学 745003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很浓的学科,新课标要求历史教学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熟记史实,乃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要掌握好历史史实,就必须要有科学的记忆方法,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种适合学生使用的记忆方法。     
        一、归纳记忆法
        归纳记忆法,是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的记忆方法。如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时间、流经地域和历史意义等,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的数字来记忆:一条南北大动脉;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开凿;跨越三大城市,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流经六省:冀、鲁、豫、皖、苏、浙。又如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可归纳成三个方面,即改革机构;设锦衣卫;八股取士。   
        二、对比记忆法
        对比记忆法是将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比较的方法加以记忆,只有对事物进行比较,才能发现它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比较常常在有共性的事物之间进行,以达到深刻认识事物的目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经常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共同特征,以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要发现事物的特征,以了解其鲜明的个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取得进步。如在上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时,我将以前学过的司马迁和《史记》做一比较,收效颇佳。具体比较如下:
作 者     朝 代     著 作     体 裁     范 围
司马迁     西汉    《史记》     纪传体     黄帝------汉武帝
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     编年体     战国------五代
        三、简化记忆法
        人的大脑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负担的记忆量实际上是有限制的。想要记住大量东西的好办法,就是设法将复杂的记忆内容通过抓要点的方式进行简化,这样就容易记住了。

如在记忆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时,可将其简化为:1、语言(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2、服饰(官员及家属穿戴汉族服饰);3、姓氏(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4、联姻(鼓励鲜卑族与汉族贵族联姻);5、官制律令(采用汉族官制律令);6、礼法(学习汉族礼法)。
        四、图表记忆法
        根据一些历史知识特点采用画简图、列表格的方法效果也很好。如三国鼎立可画简图表示其地理方位,并标出时间、建立者、都城。中国近代列强入侵可列表填出四次侵华战争及条约名称、时间、影响等。讲唐朝全盛时期可用曲线变化表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经济发展情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五、关键字词引领法
        关键字词引领法是通过关键字词代替知识的要点,从而化繁为简,达到记忆知识的目的。如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四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在让学生记忆时,我通过关键字词引领学生逐条去记忆。引领如下:1、承认……允许……;2、奖励……免除……;3、授予……废除……;4、建立……。
        六、趣味记忆法
        把一些难记的知识点编成顺口溜,效果也不错。如后金建立的时间为1616年,改国号为清是1636年,谐音为一绺一绺、一绺三绺。汉武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为“收了两个权(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铸了一个钱(五铢钱)”等。
        七、牵强附会法
        牵强附会法,是将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或把不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如记忆“宋四家”(黄庭坚、米芾、苏轼、蔡襄)时,我让学生按一个菜谱去记忆,这个菜谱是:黄米稀饭和素菜,即黄米素(苏)菜(蔡),这样学生就容易记住了。之前我也带过一年的地理,让学生将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时,好多学生总是记不下,后来我给学生举例印试题时太大了就要印在纸的背面,即:太大印背(北)。又如让学生按国土面积大小记前六个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名称时,我给学生出了一个问答题,学生马上就按次序记住了国家的名称,这个问题是:俄+(加)中,美吧(巴)?回答:噢(澳),太美了!这种记忆法也适用于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但要因人而异,只要适合自己就行。
        以上几种记忆方法,在历史史实的记忆中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每种方法不应该是独立使用的,相互之间要互为补充。只有将这些方法融合到一起进行记忆,才能将历史史实记得清晰、明了、牢固,才能为历史科目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取得好的成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