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下英语特色作业布置探究—以七年级上Unit 1 My name’s Gina.为例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5期   作者:潘素楠
[导读]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必备环节,它对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潘素楠
        广东省中山市板芙镇第一中学 广东 中山 528459
        摘要: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必备环节,它对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但是,目前的英语教学中,作业形式通常是抄写单词、背诵课文、做大量的练习等。为了真正发挥作业的作用,在多元智能理论的下探索英语特色作业的布置,以七年级上Unit 1 My name’s Gina. 多样性作业的设计策略为案例进行展示、分析。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特色作业 案例
一.引言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必备环节,它对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目的在于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优化课堂知识要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当前的作业形式通常是抄写单词、背诵课文、做大量的练习等。虽然这些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点,但是这样的机械性作业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的能力发展,没有发挥出来作业的作用。
二.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1983)中第一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并做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知识领域和认知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它们分别是: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八种智能。(霍华德·加德纳,1983)
        为了突破传统作业的局限性,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当谨慎对待,精心设计,合理布置。英语特色作业的布置需要尊重个体差异,兼顾不同智能的学生,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使得每一个智能的学生在作业中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导下,笔者所在的课题组进行了人民教育出版社Go for it五册书,55个单元的多样性特色作业开发。我们对所有学生进行智能类型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结果发给各科任老师,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不同的智能类型结构组成,给老师布置作业时提供参考。下面以七年级上Unit 1 My name’s Gina.为例,进行多元智能理论下英语特色作业布置探究。
三.案例分析
        本单元的话题Making new friends. 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名中学新生,本单元首先通过将学生带入“上新学校,结交新朋友”的情境中,并逐渐在该情境中输入“与人打招呼”、“自我介绍”及“介绍他人”的核心句型,如:What’s your/ his/ her name? My/ His Her name is…;通过学习区分“first/ last name”, 了解有关姓名的文化知识。通过查询电话号码“What’s your/ her/ his telephone number?”及其回答,学习数字1-9的英文标书方式。
        在作业设计之前,笔者对本单元的进行教材分析,了解话题、功能、结构、目标语言、词汇、技能、巩固复习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教学的目标为(1)能够介绍自己的姓名;(2)能够简单问候初识的朋友;(3)能够询问和告知电话号码。教学重难点为(1)一般现在时be的用法;(2)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your, his, her 及人称代词I, he,she;(3)中英文名字的区别。
        以下为本单元多样性作业 的设计策略。


作业一:Personal ID Card Making
适用智能类型:视觉—空间智能、自知—自省智能
收集作业形式:制作特色ID Card
设计策略及实施:
         本单元是七年级上的第一个单元,学生为初一新生,相互之间并不了解,还有点害羞和胆怯,个性化ID Card的设计可以加速学生的自我认知,加深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开学第一课时学生自行选材制作自我介绍的卡片,可以采用真实的照片打印,也使用进行自行作画,描绘具有个人特征的自画像,填写相关的信息(包括first name, last name, qq/ phone/ WeChat number, hobbies, and other information),并附上介绍的小短文,可以进行拓展,尽可能地多写。
         课前,教师收集好学生的作业。课上,随机抽取学生的名片,让学生朗读或者提问,班上同学一起猜测、回答;或展示学生自画像,来猜测是哪位学生;或学生选取自己的卡片向全班同学进行介绍……课后,教师重新下发作业,放在学生桌面上,课间时间,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查看,寻找和自己有相同之处的同学。
         当教师使用学生亲手制作的东西进行教学时,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更加愿意去完成英语作业了。这样的作业,使得具有绘画才能、语言智能突出、以及善于自省的孩子有所发挥。而在这样的作业之中,既涵盖了书本的内容,完成了介绍自己的教学目标,真正地把英语用了起来。
作业二:Self-Introduction
适用智能类型:言语—语言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
收集作业形式:视频进行自我介绍
设计策略及实施:
         口语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授学生自我介绍时的注意事项(语言、肢体动作等),本作业可以在完成Section A 的学习时布置。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输入中,了解了自我介绍的基本信息,能够自己拍摄视频进行自我介绍。
         课前,教师收集好学生的介绍视频。课上,以学生的视频作业作为资源,进行本单元的句型进行问答。
        喜欢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对于自己的视频能够作为教学资源在全班面前展示感到非常自豪,在本作业中获得了成就感。在收集的作业中,笔者也发现学生的视频制作能力非常不错,表达自己的思想过程中,发现不会的积极询问老师或者网上搜索,使用了一些之前没有学过的词汇和句型。对于视频中出现的错误或者比较好的表达,教师在课上都进行指正或表扬。
作业三:Interview
适用智能类型: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交往—交流智能
收集作业形式:采访你最想认识了解的同学并形成报告
设计策略及实施:
        在几天的接触中,学生之间加深了了解,部分同学愿意主动与人交朋友,部分同学因为害羞而没有踏出说话的一步。本作业在第一单元结束后布置,学生已经能到达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了。为了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加深了解,布置“采访你最想认识了解的同学”的作业,并形成书面报告。
        每个同学都有机会采访别人或者被采访,所以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句型。本作业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一个总结,既有说的部分,也有写的部分,都是学生在一定输入后的必然结果。在本作业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对较好的部分进行总结,既是对学生的学的评价也是对老师教的评价。
四.结语
        在设计作业之前,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细致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分配课时。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体现层次性、多样性、趣味性、有效性,发挥作业应有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于每个单元的话题和功能不一样,教师多样性作业开发的水平有限,不可能在一个单元的作业中兼顾所有的智能,但是我们要多加思考,力求在每次的作业中不同智能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 Gardner, H.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 Basic Books, 1983.
[2]. 马燕. 谈初中英语课外作业的有效设计[J]. 教育,2016(04): 214.


注:本文系广东省中山市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初中英语多样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立项号:青年课题 ,项目编号:C2018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