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5期   作者:何琴
[导读]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
        何琴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岩中心小学  312030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战略决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德育,把德育有机融合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教育德为先,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把德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才是当今小学英语教学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英语 小学英语教学 德育 渗透教育

题记:知识的缺陷可以弥补,从小的道德缺陷永远弥补不了。
                                            ——但丁
【前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标准(2011版)》将“注重素质,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作为英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突出了英语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的发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跨学科学习,扩展国际视野,增强爱国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1]
        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知名教育家朱小蔓曾提出德育渗透教育。她认为教育是“盐”,人不吃盐不行,但也不能单独吃盐,而必须将食盐溶解在各种食物中吸收。而德育是生命的“盐”,学科教学活动便是“食物”,根据教学内容一点一滴地渗透德育,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长期熏陶渐进模式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形式。
        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我,一个普通的一线小学英语教师,是一个用英语进行教学的教师。我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不仅是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过程,也是点燃学生道德观念的火把的过程。
        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文本德育元素在深挖教材中领悟获取——吹尽狂沙始到金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英语教科书(2013版)是一套色彩鲜明艳丽,版面设计精美,内容编排丰富的教材,课本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这些教学内容渗透了人际关系等教育,我们一线英语教师应以现行的英语教材为载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品德。
        如教学PEP5 U4 What can you do? B Let’s learn内容后,我微笑着打开了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著名英语教学专家俞敏洪先生题为<Yes, I can!>的演讲视频。我相信他的演讲内容能给予学生更多学好英语的理由。
        俞先生说学习英语很辛苦,但学好了英语后,一定比不学英语的人走的地方更多,因为他从小就有走遍中国和世界的理想。因为学好了英语,他的梦想实现了,他不仅走遍了全球,还带领了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
        视频播放结束后,英文歌曲<I Believe I Can Fly>缓缓响起,以此作为背景音乐,我请学生边用本单元所学主要句型I can…写句子,鼓励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心。
        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能够逐步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增强了祖国意识,这正体现了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
        二、教师榜样作用在以身作则中潜移默化——化作春泥更护花
        古人有云: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师生活动的组织者,课堂德育的实施者,必须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德育教育,不仅仅要有理论的引领,更需要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文化涵养和道德修养,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来唤起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
        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智慧潜能的开发,也是社交能力的早期培养。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多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感受,努力维持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与他们的相处中传达更多的关切与温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融洽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得到积淀,性格得到完善,品德得到培养。教师要特别注意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困生”一定的任务,让他们感受到被需要的快乐,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爱国主义精神在巧妙预设中诠释弘扬——为有源头活水来
        《标准(2011版)》指出:“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埃。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人民上下同心,集聚全国之力勇敢抗疫并取得了胜利。2020年4月20日,我区四-六年级小学生结束了长达十一周的线上学习,重返校园。开学第一周,我一直在进行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衔接教育工作。复习到PEP8 U2 B Let’s talk内容之John had a cold时,对于学生向John提出的建议:‘Drink more water./ Eat fresh vegetables./ Wear a mask…’我点头微笑表示赞许。
        接下来,按照我的预设多媒体呈现了多批援鄂医护人员、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的照片,我继续深情地讲述,‘ Thank you, Mr Zhong! Thank you, Ms Li!’此时此刻,多媒体呈现的五星红旗旁边出现了鲜红的、80号加粗字体,孩子们齐声朗读:“I’m Chinese. I love China.’
        稚嫩的声音,传达着多么纯洁美好的情感呀!
        突然,一只小手高高举起,雯满脸通红地站起来:“老师,寒假里妈妈带我向柯桥区红十字会捐赠了五千只口罩!”因为着急,蹦出了一句中文,雯的脸更红了,可教室里却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当精心的预设偶遇生成的火花,产生思维的碰撞,这样的教学效果真是完美!我想,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找准恰当的渗透点并辅之以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定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四、多彩实践活动在课外拓展中实施开展——万紫千红总是春
        德育应促进学生道德信念的自我形成,这种意识的建立不是靠单向的强制灌输方式被动习得,而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感悟的过程后才能获得。学生由正确的道德认识到践行道德行为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扣动学生的心弦。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还要适当地组织开展有效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参加德育实践和体验,使情感体验得到提升。
        比如在学习了PEP7 U3 My weekend plan B Read and Write中秋节的知识后,我组织开展了以Mid-Autumn Festival为主题的中秋活动,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制作节日小报。在活动中,学生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文化习俗,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结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德育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教育工作,我们教师要善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找准德育的契机,做到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机渗透,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辅之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德育之花必定会在我们小学英语课堂绚丽绽放!
















[1]林立等.《小学英语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