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19期   作者: 林倩
[导读] 小学音乐是培养学生艺术气息和视听能力的重要学科

        林倩
        福建省平潭流水镇中心小学     350400

        摘要:小学音乐是培养学生艺术气息和视听能力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和未来的较好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理解高质量音乐教学对于学生所带来的影响,积极地在音乐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引入信息技术,以不断地优化知识的讲解,高质量的达成音乐课程教育目标,从而实现对学生音乐视听能力和音乐综合素养的较好培养。本文将就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化应用进行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用;策略;研究
        音乐学科需要进行知识讲解和展示的内容相对较多,而信息技术在展示上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且其应用方便灵活,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之中,自然可以不断地提升教学的形象性,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因此,音乐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和研究有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信息化教学策略,从而不断地改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课堂的音乐学习更加的有滋有味、高质高效。
        一、信息技术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其一,优化教学形态。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借助板书+口授的模式进行知识讲解,如老师首先将具体的知识点进行板书,并借助口授的教学方式开展知识讲解,这种固定化和单一化的知识讲解模式,使得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较为单一,而通过合理地引入信息技术可以更加便捷的进行知识展示和讲解,并可以实行灵活化和随机性的课堂交互,自然可以不断地优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和组织形态。其二,提升教学的形象性。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解和阐述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和晦涩难懂,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活力,也不利于学生在音乐课堂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开展学习,而通过积极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展示,形象化的开展知识的讲解,自然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而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有效地学习相应的音乐知识内容。此外,通过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摸索,还可以让小学音乐教师不断树立教法创新的思想和意识,积极地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执教能力和综合素养。音乐教师要对信息技术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有一个精准化把握。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精准化备课
        课前的准备环节是音乐教师实现教学效益提高的重要保障,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和细致,会对音乐课堂教学产生直接的和重要的影响,但部分音乐教师同行往往对备课工作不够重视,且备课的质量和效益较低。还需要音乐教师同行积极地摆正认识,进一步重视起备课环节,并积极地引入信息技术不断地提升备课的质量。
        例如,在学习《唱歌·快乐的do re mi》小节内容时,对于学情,教师可以借助微信群组讨论或者QQ在线交流的形式和班级学生进行自由式的讨论,了解不同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并积极地借助在线摸底考试对学生的音乐天赋、音乐知识储备量等进行把握。对于教材,教师可以上网搜集对应的电子教案、教学设计,并观看对应的网络公开课,并结合教材对该节课的教学知识点组成、教学重难点等进行明确,较好的把握具体的音乐教学内容。对于教学目标,音乐教师不妨结合具体学情,并通过在线和名师交流的形式,对该节课的学习任务进行明确定位,如用欢快的情绪演唱该首曲目;认识并唱准do、re、mi三个音,能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体会节奏在歌曲中的作用等,为后续的精准化教学助力。


        (二)借助信息技术,实施形象化授课
        课堂教学是音乐教师进行知识讲解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解是否形象化和具体化,也会对学生在课堂的总体学习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从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情况来看,部分音乐教师往往沿用固定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使得课堂教学不够形象和具体,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小学音乐教师积极地引入信息技术,以不断地提升知识讲解的具体性和形象性。
        例如,在学习《唱歌·爱唱歌的小杜鹃》小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音频对该首曲目进行播放,并借助相应的多媒体图片进行背景渲染,让学生在视听“盛宴”中激发学习兴趣,对该首曲目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之后,音乐教师可以使用PPT课件对具体的知识点,如演唱歌曲时的情绪;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认识;演唱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式等,进行清晰有条理地讲解和阐述,同时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学生进行互动,还可以展示相应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开展演唱练习等,不断地提升教学的形象性和具体性,让小学生更为高效的开展音乐学习。
        (三)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多元化评价
        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之一,通过有效化和高质量的教学评价实施,可以让音乐教师摸清班级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基本情况,给予学生有效地学习方向指引,不断地补足学生学习短板,继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提升。小学音乐教师要进一步理解有效教学评价的意义所在,并积极地引入信息技术,不断地强化评价实施。
        例如,在学习了《唱歌·放马山歌》小节后,一方面,音乐教师不妨借助PPT课件以问题的形式对该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呈现,如该首诗歌讲述了什么内容?演唱时要带有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是十六分音符?等,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学生进行提问,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学生合理与科学化的评价,同时根据学生在问题回答时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和解决。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构建微信群组,并引导学生在线开展匿名评价,如在微信群组中对每个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指出改进的方向,进而强化评价实施。
        (四)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灵活化复习
        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全面化和系统化回顾的环节,通过有效化的课堂复习回顾,可以有效避免小学生知识回生现象的发展和扩大化,还需要小学音乐教师充分认识到复习教学的意义所在,积极地重视起复习环节,并积极地借助信息技术不断地提升复习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继而借助高质量的复习实施。
        例如,在学习了《唱歌·老爷爷赶鹅》小节内容时,一方面,教师可以将该节课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进行细致化和全面化的梳理,并制作成有难度划分的微课视频、PPT讲解课件等,在课堂上引导不同的学生结合这些复习资源开展复习,进一步提升复习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构建线上复习平台,如教师可以申请微信公众号,并将上述的复习资源放置到该平台上,引导每个小学生结合自己的需要开展灵活和有针对性的复习,教师则要积极地强化线上学习指导,继而开展灵活性的复习。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师要在具体的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精准化的备课实施,形象化的授课,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开展灵活化的复习,真正的挖掘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不断地强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施。

参考文献:
[1]黄亚林.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结合的意义及策略[J].北方音乐,2019,39(24):152-153.
[2]王博.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33):236.
[3]唐恬.互联网+背景下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