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苏妍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摘要:在当前教育工作中,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已逐渐被各阶段、各学科教师重视,此类新兴教学方法以及模式在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微课教学以其便捷性、多元性、针对性、趣味性等特点深受当前教师与学生青睐,该模式在各学科中的应用程度也逐渐加深。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重要必学科目之一,也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学科。为进一步落实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并充分发挥该学科根本作用,诸多教师已逐渐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实施小学科学教学工作。针对于此,本文将浅析微课模式在当前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根据其相关特点提出针对性应用策略,从而使微课教学与小学科学教学充分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微课;小学科学;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微课是当前时期应用程度相对较广泛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用时较短,却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基本掌握核心知识。在此情况下,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完成学业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1]。目前,在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微课都以其特有优势吸引众多师生加以应用,该模式在提升教学效率方面效果显著。近年来,在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下,小学科学逐渐受到广大师生重视,该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以及科研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诸多教师逐渐采用微课模式实施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然而,就微课在当前阶段的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应用现状而言,其应用水平还有待提升,且在未来发展趋势中,仍存在部分需改进之处。目前,相关工作已成为诸多教师研究重点。
一、微课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微课教学能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率
在现代化教学工作中,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率已逐渐成为各阶段教学工作主要目标之一。为进一步完成这一目标并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诸多教师逐渐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工作。与传统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工作相比,微课教学模式所受限制较小,该模式以互联网为媒介,以视频为载体,且教学内容简短精炼,具有较强针对性,能有效辅助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因此,在小学科学中实施微课教学后,学生可充分按照自身情况以及接受能力大小进行选择性学习。在此情况下,学生能充分找出自身在科学方面的不足,并进行补充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可将每一知识点详细讲解,并能在课上为学生预留足够时间进行交流拓展,其教学效率也会显著提升。由此可见,以微课教学模式实施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课教学能显著提升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多元化水平
在现代化教学工作中,增加教学内容多元化也是提升学生参与程度的重要途径。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并保持较为集中的注意力时,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可有效开展。然而,小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上存在一定差异,而课堂教学时间以及教学形式相对受限。因此,传统时代下小学科学教师只能应用“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工作[2]。此类教学模式所占课堂时间相对较多,且容量较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非主动思考以及探索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丧失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其科学素养将受到较大影响。而在应用微课教学模式之后,教师可在互联网中充分搜索相关知识并加以应用,除文字讲解外,还能有效应用视频或动漫等资源进行辅助讲课。在此过程中,学生能通过多种形式学习不同知识,可有效提升自身知识水平。由此可见,微课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更多高效教学元素,能显著提升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水平。
二、微课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微课教学应用程度偏低
受应试教育以及“成绩决定论”理念影响,部分教师无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充分实施微课教学工作。在当前阶段中,部分小学存在教学任务较多的现象。此类学校为在形式上呈现出“教学详实、知识广泛”等特点,常促使教师在课上安排大量讲解内容,而忽略对微课教学形式的应用。此现象导致教师为完成学校既定教学任务只能多采用传统讲解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工作,而微课教学模式无法出充分发挥其根本意义。久而久之,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程度相对偏低,学生无法得到充分教育与帮助。
(二)微课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
微课教学与传统讲解式教学相比,具有较强新颖性、趣味性以及便捷性。与此同时,微课中的讲解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其形式多元化水平也相对较高,内容也较为丰富。然而,当前诸多学校小学科学教师对微课了解相对较少,其形式也多为讲解式,即将传统的讲解课程录为视频,上传至网络供学生学习。其中,有效的辅助资料,如动画视频相对缺乏,从而导致微课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在此过程中,学生难以激发对小学科学的学习兴趣,微课教学本质作用也难以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全面发展也将难以实现。
三、微课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微课教学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普及
就当前形势而言,网络普及水平日渐提升,教育资源愈加丰富,此类条件为微课教学的普及提供诸多便利。与此同时,在教育改革工作的影响下,许多家长、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也逐渐发现了传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因此,微课教学将会被更多学生与教师所接受,此外,国家对新型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愈加增大,由此可见,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普及。
(二)微课评价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微课教学模式正逐渐兴起,并在不断完善。而作为观察微课教学的整体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其评价体系也是提升微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各阶段、各学科的微课教学评价体系仍存在一定问题与缺陷[3],因此,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对于微课的评价体系将得到完善。除此之外,教师在应用微课进行科学教学工作时,也会逐渐发现此模式的优点与缺点,并结合学生特征有效调整自身教学工作,从而使得微课教学发挥更大作用。
四、微课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分析
(一)以问题导学法设计小学科学的微课教学
在将微课教学引入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中时,多在微课视频中增加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显著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但需注意的是问题难度应合理适中,在以往的小学科学微课视频中,许多教师为锻炼学生思维,提升教学高度,在设计问题时,往往难以把握问题难度,从而难以实现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的真实意义。在教育改革工作中,教师在采用该模式进行教学工作时,需充分结合教材版本与内容,在微课中设计合适问题。以苏教版小学科学“生物的遗传变异”为例,教师可以道尔顿发现色盲现象[4]的故事为例,提出“为什么道尔顿与弟弟和其他人在看到红绿色与其他人不同”的问题,并将该问题放在微课视频的道可部分,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将学生引入问题情景中。之后,结合相关图片为学生开展遗传知识的讲解。在此过程中,学生能通过微课教学充分提升自身对该学科的兴趣,并进一步培养自身科学素养,为后续的发展奠定较好的科学基础。
(二)结合小组学习模式,将微课教学与小组学习有效结合
在进行小学科学微课教学工作中,微课教学可与小组学习等其他模式有效结合,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发展。以苏教版小学科学中“摩擦”为例,教师可先根据学生特点将学生分组,利用整体思想实施微课教学。摩擦在小学科学中相对简单,但在初中以及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极为重要,因此适宜采取微课教学。在微课中,教师可利用整体思想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即当出现多物体叠加共同运动时,教师可让学生将其中受力方向相同或受力大小一致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之后,将多物体受力问题转化单一物体受力问题,从而化复杂为简单。在此情况下,学生能逐渐掌握整体思想,同时逐步将整体思想运用在摩擦力问题分析过程中。久而久之,学生在解决其他类型问题,如多物体运动加等问题中也会逐渐应用整体思想,从而有效解决相关问题。摩擦知识难度较大,微课教学不仅较为细致,还能长时间保存,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最终,学生能通过微课教学提升自身科学水平,并为后续深层次学习奠定一定思维基础,同时进一步激发自身对小学科学的兴趣。学生在多元化且综合性的微课教学模式下,不仅能提升自身能力,掌握小学科学重要知识,还能有效锻炼学生思维,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阶段提升对科学世界的兴趣与探究能力。
(三)教师应及时接触最新教育教学方法,改进微课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及时适应教育改革大潮,更新自身教学理念,结合小学科学难度特点,有效地将这一方法应用在自身的教学工作中,以更为合理有效的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能力,为其今后发展奠定基础[5]。例如,及时参加国家与当地教育局举办的各类培训,平时对科学教育研究工作多加重视,及时发现并解决在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时出现的问题等。,教师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教学模式将更为熟练有效,教学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可得知,以微课教学模式实施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有重要作用。因此,各学校与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微课教学对提升教学效率以及帮助学生提升整体素养的重要性,并在自身工作中积极应用微课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结合当前新兴教育模式与思想,丰富小学科学微课教学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在此环境中能进行针对性学习,即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方式与内容进行拓展或巩固。久而久之,学生能在微课教学中充分提升自身科学水平,为后续的生物、物理等学科奠定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惠丽.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C].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一).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一).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13-15.
[2]兰美玲,蔡坚勇,朱小钦,王语嫣,刘明娣,齐会玲.微课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3):122-124+129.
[3]林丽敏.微课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9,(Z1):155-157.
[4]张云云.小学科学课堂导入微课教学的应用研究[J].教育界,2020,(37):18-19.
[5]周密.促进深层次理解——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微课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3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