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寻笑话奥妙嬉笑怒骂现百态人生——走进小古文教学之《笑林广记》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5期   作者:李玲
[导读] 中国有笑话书的历史由来已久,但集大成者可说非《笑林广记》莫属。
        李玲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菱湖校区 浙江 衢州 324000  
        一、介绍文本
        中国有笑话书的历史由来已久,但集大成者可说非《笑林广记》莫属。刻本最早见于宋代,此书作者“游戏主人”编成,游戏主人并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清代的一批文人一起编写而成的。《笑林广记》可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笑话集,语言风趣,文字简练隽秀,表现手法也十分成熟。
        《笑林广记》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全书共分十二部,每部皆有其独特主题,分别是:古艳(官职科名等)、腐流(读书人)、术业、形体、殊禀(痴呆善忘等)、闺风、世讳(帮闲娼优等)、僧道、贪吝、贫窭(jù)(贫穷)、刺俗(世俗)和谬误。它是以抨击坏人、掲露黑暗的手法,规劝和教育人们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学生读时,教师需引导,闺风和世讳、刺俗等部可选择性进行阅读。
        《笑林广记》将笑点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得到一种愉悦和满足,情不自禁的笑声, 其中有捧腹的大笑,有会心的微笑,有辛辣的笑,有含泪的笑,有严肃的、深沉的、高层次的笑,也不乏粗野的、本能的、媚俗的笑。
        二、设计意图
        第一次看到《笑林广记》,我想,清代的文言更接近于白话,篇幅短小,充满趣味性。作为五六年级新接触文言的孩子,《笑林广记》更有意思,更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是学习文言文很好的着手点。
        但是因为《笑林广记》有时代的特点,有些内容并不适合学生,或者因为时代的变化,离学生生活有距离感。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了术业部中几则故事,带学生一起欣赏、欢笑,并试着用小古文去改篇和创作生活中的笑话,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感受小古文。作为学习范本,我选择了以下几个小故事:
        故事类型一:医生的故事
        《送药》、《游水》、《医赔》。
        故事类型二:理发师、画师、看相师、酒店老板的故事
        《待诏》、《胡须像》、《相相》
        从小故事的阅读中,由易到难习得和总结阅读小古文的方法:文白对照法、借助注释法、正确断句法和联系上下文法。最后,在猜读和学写中循序渐进,感受小古文的魅力。
        三、教学环节
(一)课前谈“笑”
同学们,你们爱笑吗?“笑”是一个会意字,“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我们欢笑时的样子。笑如屈竹,前俯后仰。那么爱笑的你最喜欢的笑星是谁呢?
生:岳云鹏、郭德纲、贾玲、贾冰……
        他们有的是小品演员,有的是相声演员,有的是二人转演员。他们用搞笑的语句,幽默小故事,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成为了文学作品,给我们带来了欢笑。
        其实,在我们古代,就有人收集民间的笑话了,清代有一批文人,把笑话收集成册,录入了《笑林广记》,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读一读古代的笑话,好吗?
(二)步入《笑林》
1.猜读品语言
有个医生要搬到别的地方去了。临走时,对邻居们说:“过去一直打搅大家,也没什么可赠送的,那就送每位一副药吧。”邻居们都说没有病,坚决不收。医生说:“                                      。”
请你猜一猜,医生会怎么说呢?
揭示医生的话。医生说:“现在虽然没有病,但你们如果吃了我的药,自然就会生病了。”
2.文白对照读《送药》
故事非常简单,当然这不是原文。原文是这样的,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你能读明白吗?
        一医迁居,谓四邻曰:“向来打搅,无物可做别敬,每位奉药一帖(tiě)。”邻舍辞以无病。医曰:“但吃了我的药,自然会生起病来。”
        (1)正音:帖,作为量词读第三声。
    (2)文白对照后,哪几个词语原来你读不懂,现在读懂了?
     生:我现在明白,原来“别敬”是指赠送礼物给别人。
    (3)看来,小古文并不都是艰涩难懂的,古人也是充满幽默感的。当我们读到难懂的句子时,用文白对照的读法,可以轻松掌握。
     3.借用注释读《游水》
      一医生医坏人,为彼家所缚。夜半逃脱,赴水遁(dùn)①归。见其子方读《脉诀》,遽(jù)谓曰:“我儿读书尚缓,还是学游水要紧。”
[注释]①遁(dùn)归:逃回来。        ②遽(jù):急速,仓促。
(1)先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断句要正确,纠正“医坏/人”。
(2)同桌两人一人一句,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3)你是用什么方法读懂这个故事的?请教同学,正确断句,借助注释。
4.联系上下文读《医赔》
一医医死人儿,主人欲举讼。愿以己子赔之。一日医死人仆,家止一仆。又以赔之。夜间又有叩门者云:“娘娘产里病,烦看。”医私谓其妻曰: “淘气!那家想必又看中你了。”
[注释]①举讼:提出诉讼。      ②娘娘:文中指妻子。
(1)讲一讲这个笑话。区别古今意思不同的词语(古今异义词):娘娘。云,曰。代词“之”。
(2)文中“医谓妻曰”,说了什么呢?用文言句子写一写。
(3)总结方法:联系上下文
5.自由阅读猜职业:
这三个关于医生的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古时候医学的不够发达,也看到了人们的幽默感。这三个故事都选自《笑林广记》的同一个部“术业”部,“术部”就是专门写的关于古人职业的笑话。古人远不止这一种职业。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下面的三个小故事,猜猜笑话中的主人公是做什么的呢?
(1)相相
【原文】有善相①者,扯一人要相。其人曰:“我倒相着你了。”相者笑云:“你相我何如?”答曰:“我相你决是相不着的。”
[注释]①相:相面。
(2)头嫩
【原文】一待诏替人剃头,才举手,便所伤甚多。乃停刀辞主人曰:“ 下不得刀。且过几时,俟(sì)其老了再剌罢。”
(3)胡须像
【原文】画士写真既就,谓主人曰:“请执途人而问之,试看肖否?”主人从 之。初见一人问曰:“哪一处最像?”其人曰:“方巾最像。

”次见一人,又问曰:“哪一处最像?”其人曰:“衣服最像。”及见第三人,画士嘱之曰:“方巾、衣服都有人说过,不劳再讲,只问形体何如?”其人踌躇半晌,曰:“胡须最像。”
A.读完后,生阅读交流:算命先生、理发师和画师。
B.文中如何称呼他们的呢?(善相者、待诏、画士)
C.找笑话中的“包袱”在哪里。同学们都读懂了吗?到底好笑在哪里呢?
(三)文言文笑话创编:
当然,《笑林广记》中的职业笑话远不于此,我们学习了文言文,也发现用文言文写的笑话语言更加简洁精练。同学们课前收录了一则现代文写的笑话,你能试着把它改成文言文吗?
(1)学生试写。
(2)交流:能不能更加简洁且清楚。
(3)原文对照,是否写清楚,写正确。
     (四)课后续“笑”:
今天,我们读了《笑林广记》中的几则职业笑话,“雅俗共赏寻笑话奥妙,嬉笑怒骂现百态人生”,《笑林广记》中还有另外的十一个部等着我们去阅读,去开怀大笑,请同学们继续开展阅读,下节课来给我们讲讲你看到的故事。
        附:作业纸
一、笑话收集员:
课前请你收集一个简短又有趣的笑话。
                                                                     
                                                                     

二、我爱读笑话:读一读,填一填   
医赔
         一医医死人儿主人欲①举讼愿以己子赔之一日医死人仆家止一仆又以赔之夜间又有叩门者云②娘娘产里病烦看。
         医谓(     )曰: “                                 。”?
①举讼:提出诉讼。 ②娘娘:文中指妻子。
三、职业猜猜看:
(一)相相
有善相者,扯一人要相。其人曰:“我倒相着你了。”相者笑云:“你相我何如?”答曰:“我相你决是相不着的。”              (           )
(二)头嫩
一待诏替人剃头,才举手,便所伤甚多。乃停刀辞主人曰:“下不得刀。且过几时,俟(sì)其老了再剃罢。”                    (           )
(三)胡须像
画士写真既就,谓主人曰:“请执途人而问之,试看肖否?”主人从?之。初见一人问曰:“哪一处最像?”其人曰:“方巾最像。”次见一人,又问曰:“哪一处最像?”其人曰:“衣服最像。”及见第三人,画士嘱之曰:“方巾、衣服都有人说过,不劳再讲,只问形体何如?”其人踌躇半晌,曰:“胡须最像。”
                                                (            )
三、笑话创作师:
        我能把课前收集的笑话改编成文言文,和同学分享。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