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风琴进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5期   作者:贾静
[导读]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贾静
        上海市凉城第四小学 上海 200000
        摘要: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应。长期的教学实践让我们感觉到,音乐课仅仅学唱歌曲,欣赏乐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如果学生会一门小乐器,能带给他们综合能力上“质”的飞跃。口风琴是一种携带方便、易学易奏的小乐器。口风琴的学习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它能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等。口风琴是人体眼、手、耳、口多种器官以及人脑多向性思维的协调配合。它涉及到指法、运气、演奏技巧、心唱乐谱等多方面的积极合作,能提高大脑的协调性和大脑的反应能力。可以说,学吹口风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感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很有帮助。
        凉城第四小学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的落实,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培养一些喜欢键盘乐器或者有这方面专长的学生。
        “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器乐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音乐能力素养提高的重要性。在新课标中指出,小学生要学会简单的乐器演奏,在我国音乐课堂中普遍使用三种乐器;(口琴、竖笛、口风琴)口风琴是唯一兼有键盘和管乐器的双重特点的音乐学具,口风琴可以开发儿童的左大脑智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体积小携带方便,音色优美,适合组成乐队
用于舞台演奏。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 视唱能力 教学手段 自主学习
        一、口风琴进课堂提高学生视唱能力
        学生在演奏过程中,促进学生对乐谱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乐谱记号的学习,表达对应的声音表现,例如:在学习《我们大家跳起来》时,使用连奏和跳音的音演奏形式,分别表达出乐谱中顿音记号与连音记号,通过乐谱与演奏技巧的结合,加深对这两种音乐记号的表现。还可以促成学生对听、唱、奏、演综合能力的养成。
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不是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多种素质结合,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听、唱、奏、演能力,即不但会聆听音乐,还能看着乐谱演(唱)奏。例如当学生有了固定音高概念之后,教师可通过钢琴弹奏单音,在学生倾听之后,知道音高并通过口风琴演奏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听音练习可从一个音,逐步上升到两个、三个音,进而可以在吹奏老师弹出来的音高,同时模仿唱出教师弹奏的音高,学习能力逐步提高。
二、口风琴教学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
游戏在音乐课堂上起着不可缺少的引导作用,因为是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知识和达到学习的某种技能。比如,在我上课之前让学生做一个游戏,锻炼手指的热身练习,首先播放一段音乐,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形象来用自己的手指活动随着音乐的节奏表达所想到或者听到的。再如《小白船》中使用口风琴演奏,教师可变换曲目拍号,如使用2/4拍与3/4拍演奏,让学生体会不同节拍带来的力度变化,或者是调整速度,以此提升学生口风琴演奏综合实践能力
1、初学者对于键盘的熟悉直接关系到识谱能力,当视奏练习时,眼睛不能看手指弹奏,只能看乐谱。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玩“找东西的游戏“在键盘中找两个音为一组的黑键或者三个为一组的黑键,通过这样有趣的练习学生不仅很快熟悉了手指位置,而且也增强了学习兴趣,又如在学习歌曲《啄木鸟》中,我准备一个皮球,可以让学生从体验拍皮球感受跳音的弹奏方法,或者人站地上向上跳起登地的感觉,学生很快在轻松的愉快的活动中找到了弹奏跳音的感觉,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在吹奏练习的过程中,吸气可以通过像在闻一朵鲜花,慢慢的吸进去,吐气训练可以比喻吹一次蜡烛,但是也要慢慢的吐出来,例如:4/4  1- |2- |3- |4- |5- ||这样形象贴切生活中的比喻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吹奏方法,同时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3、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对于初学的孩子通常对二拍、四拍、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等概念陌生模糊,这会影响作品的完整表现,我觉得不仅只从数字上理解,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语言来表现,例如让让学生读两个四分连线为苹果:(x x) 三个四分音符的连线为巧克力 (x x x):附点节奏可以用学知了叫声:(x. X)使学生有兴趣主动去理解音乐精髓。
三、引导学生在自学和合作学习中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自学,就是让其尝试独立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然后教师再进行新课突破。在学生独立先学之后,就可以在班级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老爷爷赶鹅》教学前,教师先布置预习作业,如:你能独自利用口风琴吹奏第几小节吗?在学生独立思考与练习下,完成作业。然后基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作业的检查,也在学生中完成。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并在吹奏口风琴环节中,让小组中成员欣赏并学习不同小节的吹奏方式与技巧。通过这种先独立学习,后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观看乐谱与听乐谱,先对乐曲有一定了解,并能更好的认读音符,有意识控制节奏,控制气息,较好地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歌曲练熟练之后,要丰富学生的乐感表现力,让学生更好的表达音乐的内涵,我把乐曲的标题创作背景介绍给学生,在学习歌曲《卖报歌》的教学中,我把作曲家聂耳在街上当时遇到一个卖报歌的小女孩,她在卖报时叫喊的声音很动听、清脆、吸引了聂耳的注意。聂耳到了解小女孩为了卖报纸给她的父亲看病艰苦生活经历,因此他第二天就创作了这首个欢快的歌曲,表达了小女孩乐观向上的精神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学生理解了歌曲的内涵才能有感情的演奏歌曲。弹奏乐感好的同学可以单独表演,或者小组表演,大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随着乐曲的难度提高,吹奏水平出现层次,这就需要老师要先以鼓励为主,再以分层教学进行,把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个组找出尖子生带教,或者教师个别指导,最后各组展示包括(独奏、合奏、轮奏、齐奏),师生互评,生生互促。另外,我还让学生自己搜集喜欢能够弹奏的简易乐曲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此外,在口风琴教学中,还可以组建小乐队,但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演奏能力,可以加入一些小乐器:如钢琴、电子琴、小玲、双响筒等打击乐器,进行合唱、合奏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强化了学生在演奏中的节奏感、协调感、和声感。多给学生创造舞台表演的实践机会,如参加校六一儿童节或者艺术节活动。实践证明,实施口风琴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拓展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既有效提高了学生整体音乐素质,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综述,口风琴乐器教学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构成作用是显现的。老师在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口风琴教学时,要对已知已能进行分析,从学习需求展开教学,在演奏作品的深度、难度上循序渐进,多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表现。帮助学生树立持久兴趣和信心,利于学生自主深度发展音乐表现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