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芳
绍兴市袍江中学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 要:舞龙舞狮课程在已在高校较为广泛地开展了起来,但在中小学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本文就舞龙舞狮课程开设的意义和发展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希望以此促进中小学舞龙舞狮课程的的开设
关键词:舞龙舞狮 意义 现状 对策
舞龙舞狮是一种集舞蹈、杂技、武术、音乐等于一体的民间艺术。舞龙舞狮有着非常深远的文化内涵,它吸纳了中国古老文化的精华,有着几千年来国人智慧的凝结,其文化渊源不容忽视。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具备了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赋予了舞龙舞狮运动更多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龙狮文化逐步发展为一项中华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文化沉淀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多年来的心血。
一、开设舞龙舞狮课程的意义与价值
1、促进学校特色教育
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在学校普及和推广民间艺术,充分发挥学校载体的优势,促进特色教育,创建特色学校,形成特色的办学道路,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2、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舞龙舞狮的拓展性课程开发的价值首先是学生的发展。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是课程的学习者与参与者。此课程开发能够加深学生对龙狮技艺的理解,促进学生个性而全面的发展。
3、促进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
龙狮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代表。课程的开发能弘扬传统民间文化,促进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同时能强健身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更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凸显龙狮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技艺的多重教化,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中小学开展舞龙舞狮课程的现状及对策
(一)中小学开展龙狮课程的现状
舞龙舞狮运动在经过从单一到多元、从传统到现代的整体转型后,已发展成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传统项目。我国舞龙舞狮运动已初步形成了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
据统计,目前全国以舞龙舞狮以思想道德、传统教育、非遗文化传承的中小学已达近千所,直接接触和参加龙狮运动的中小学有近百万人。
要让舞龙舞狮课程在中小学中顺利开展,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开设特色项目的教学,使它在学校能更好地发展。一方面,学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使弘扬龙狮文化的最佳场地。另一方面,舞龙舞狮能将其自身内容、形式纳入学校的课程里,丰富了课程内容,增加民族特色。
(二)中小学开展龙狮课程的相应对策
1、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坚持育人教育
舞龙舞狮课程应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素质为主线,并贯穿于积极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舞龙舞狮实际教学的道路。龙狮运动是一项比技巧、耐力、速度的运动,更是一种比团结、协调、集体智慧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灵活性,教材内容安排做到系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从多角度了解掌握舞龙舞狮的基本技术。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提高龙狮队的实践能力。
要想把龙狮舞起来,必须不断地学习、训练。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身体素质和技能得到提升,意志力得到磨炼,而且还能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激发起民族自豪感。龙狮运动不是仅靠个人力量就能完成的,必须要团队的相互配合、合作,树立集体和群体意识,所以在训练过程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受团队精神的洗礼,将教育内涵融入到课堂中。
2、挖掘龙狮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舞龙舞狮有着非常深远的文化内涵,它吸纳了中国古老文化的精华,有着几千年来国人智慧的凝结,其文化渊源不容忽视。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具备了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赋予了舞龙舞狮运动更多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龙狮文化逐步发展为一项中华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文化沉淀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多年来的心血。
通过讲述龙狮的历史文化,引起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舞龙舞狮的兴趣,愉悦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学习龙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龙狮运动的认知
要促进龙狮课程在中小学校的发展,提高学生对龙狮运动的认知,重点是要加大龙狮运动的宣传,通过在学校的大型活动和节日庆典,以及校外的各种精彩表演和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能了解并接触龙狮运动,能积极参与到龙狮运动中去。
发挥课程优势,建设具有特色的舞龙舞狮课程,有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青少年一代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郭伟杰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高校开设舞龙舞狮课程必要性的研究 武术科学 201012
2、王甜甜 刘祖辉 涂智兴 大学舞龙舞狮运动现状与前瞻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3、郑金永 高校开展舞龙舞狮运动的意义与价值探讨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