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教子聚眼球,父性教育引热评——谈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5期   作者: 张燕维
[导读] 近年来,中国大陆的电视秀经历了从偶像选拔,到相亲找物
        张燕维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艺术幼儿园  213161)
        【摘要】
        近年来,中国大陆的电视秀经历了从偶像选拔,到相亲找物件;从歌唱声音比拼,到公益创业比拼。还记得之前从韩国引进的电视秀《爸爸去哪儿》,让中国大陆的电视秀重新聚焦在东方家庭文化的核心内容上──亲子教育。谁也没料到,一档主打明星亲子的纪实真人秀《爸爸去哪儿》会这么火,除了节目本身的娱乐性所带来的众多话题,几位明星爸爸的育儿方法也引起了社会对亲子教育的关注,其中“爸爸该在家庭教育中承担哪些责任”、“当下孩子的挫折教育如何开展”以及“妈妈不在,爸爸如何跟孩子沟通”等成为各方聚焦的话题。观众对节目折射出的教育问题的共鸣,或许才是其火爆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
        亲子教育 父性教育 呼喊
【正文】
        在当今社会,由于激烈的生存竞争,大多数家庭中的父亲忙于工作,在职场上全力打拼,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致使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甚至渐渐淡出,出现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这不仅有碍于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更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因而,近几年来,在家庭教育研究领域,“父性教育” 越来越受重视。父性教育即对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特征的家庭教育。专家呼吁,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结合起来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
        调查显示,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以母亲为主的占50%,以父亲为主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不少家庭里,爸爸对孩子的教育很少过问,这造成了儿童教育“阴盛阳衰”的现象,这不利于孩子的全面成长。美国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明星教子聚眼球,父性教育引热评。
        《爸爸去哪儿》明星爸爸窘境求生从而折射现代家庭教育“误区”。呼吁“爸爸应该尽可能放弃交际应酬,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给一个和孩子单独沟通交流的空间”。
        《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几位爸爸们的不同教育方式。许多网友也对五位明星爸爸的教育方式予以分别点评,其中获赞最多的就是“最会跟孩子沟通的林志颖”,因为林志颖和儿子的沟通方式秉承了台湾地区教育中更注重亲子互动和精细的观念,而他几乎每次和Kimi的沟通也都获得成功,而相比起林志颖的细致耐心,在我看来,田亮缺少的不仅仅是沟通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居高临下的“责怪教育”方式。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教育孩子先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然后与孩子平等沟通,甚至要放下身段向孩子学习。此外跟郭涛这样纯爷们式教育孩子并不常见,一味溺爱“言听计从”的例子倒是屡见不鲜,这也造成了现在孩子普遍缺乏挫折教育。张亮的教子之道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懂得怎样与孩子相处,懂得采取何种方式取得最佳效果。教育有道,教育无痕。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刻意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言行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还有一位零经验的新手爸爸。从节目中也能看出王岳伦爸爸这个角色,在女儿的生活中存在感很低。王诗龄小小年纪表现出来的超强交际能力,显然也不是从爸爸身上学来的。有网友推测,在家照顾女儿的工作基本上应该都是李湘。
        《爸爸去哪儿》像一面镜子,启发观众为建立健康向上的亲子关系而努力,引导为人父母者不断学习、探索教子经验,教育为人子女学会历练,懂得感恩,快乐成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传与身教,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管何时何地,在我看来都是最好的亲子教育。而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父亲的魅力是不可缺少的,仅让孩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是有失偏颇的。现代家庭教育在要求母亲参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呼唤父亲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方面,正是在父母教育差异性的衬托和对比之下,孩子才会更好地对男性和女性的作用与特点产生理解,使孩子性别角色健康、顺利地形成。如果没有父亲的参与,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因没有鲜明的对比易在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产生混淆。另一方面,由于男性自身的特点,父亲早期教育的参与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许多优秀的品质,使孩子的个性更全面的发展。父亲大多喜欢和孩子一起玩运动性、技术性、智能性较强的游戏,并以其固有的男性特征,如坚毅、深沉、果断、独立性、进取性、合作性等影响儿童,这样会更好地促进孩子身体、智能、性格的发展。
        不同时期演角色,家庭教育尽职责。
        在不同时期,父亲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有什么职责呢?在家庭教育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一、父亲是幼儿时的养育着,不只是替补妈妈;在这个时期父亲的作用:1.支持母亲。2.关心呵护孩子,使孩子能和除母亲之后的另一个人建立联系。3.随时在孩子身边,使他可以离开母亲,建立自己的个性。4.当孩子对母亲感到愤怒和沮丧时,为孩子提供宣泄情感的“庇护所”。5.为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奠定基础。6.孩子安全感的保障。7.为孩子将来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8.为孩子树立亲子教育的典范。
        二、父亲是儿童眼中的权威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上小学阶段父亲的作用:1.鼓励孩子把自己看成一个有创造力的个体。2.帮助孩子在不同的领域内开发他们的能力。3.帮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尤其是愤怒。4.为孩子探索世界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发展孩子的认知及社交技巧。5.承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让孩子无忧无虑地享受快乐童年。6.强化孩子的性别角色,给儿女做示范,告诉他们男女有别。
        三、父亲是少年心中的战士,是一个特别好的伙伴;少年时期的作用:1.交给孩子如何处理三角关系(同时和两人相处)。2.做儿子的竞争对手,当儿子步入成人时为儿子树立男人榜样。3.肯定女儿的女性气质,鼓励她成长为女人。4.随时解决孩子在幼儿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
        四、父亲是成年孩子的精神导师。青春期父亲的作用:1.使孩子随时感到他的力量和坚强,为内心起伏波动的青少年提供平衡力。2.显示良好的婚姻关系。3.和母亲建立权威联盟,防止孩子疏离二者关系。4.当孩子步入成年时,为孩子祝福。5.为孩子提供亲子教育的典范。
        不同时期父亲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担当着不同的职责,可见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而且他有着独特的教育优势:
        相反父亲缺席或者失职究竟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无法预料,这会因人而异。在相同的遭遇下,每个孩子的反应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父亲对儿女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当父亲缺席,懦弱或者有伤害性的行为时,孩子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父亲,在造就今天的品格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成功使我们坚强,他们的失败使我们脆弱……
        因此,孩子良好的个性和优秀智力发展,不仅需要从母亲那里接受教育和影响,也需要接受父亲的教育和影响。教育孩子,父亲同样有责任。父亲不应该总以工作太忙太紧张为托辞,而应该进一步加强同孩子的交往,使孩子既承受到母亲的温情,又能体验到父亲的威严。真所谓“怜子如何不丈夫”!
        参考文献:
        1.http://www.xhtjy.com/shownews.asp?id=116如何对幼儿开展有效的奖励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4-1
3.http://www.docin.com/p-11294106.html教育学论文-试论幼儿园德育中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
    4.幼儿教育观新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虞永平主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