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绘本为写话插上飞翔的翅膀——浅析绘本对于低段写话的教学启示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5期   作者:臧洁
[导读] 绘本是儿童特有的文学形式,在图画的基础上
        臧洁
        温州市仰义第一小学 浙江省温州市 325600
        【摘 要】
         绘本是儿童特有的文学形式,在图画的基础上,辅以简练的文字表述。低段学生由于识字量低、生活经验不丰富、遣词造句能力弱等特点,给写话教学增加了难度。在低段写话教学中,绘本图文结合的特点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多样的素材,可以通过仿写、扩写、续写、创写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孩子们在阅读绘本故事的前提下,以读促写,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
        【关键字】 绘本;仿写;扩写;续写;创写
        《语文课程标准》中针对写作提出了教学建议:“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每个语文老师都尽显十八般武艺。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写作对于孩子们来说仍旧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大难题,言之无物,叙之无情,让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写作都有着很大的抵触情绪。尤其是低段学生,他们词语积累不够丰富,遣词造句的能力也有待加强,这些原因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写作教学的难上加难。
一、 画中话——仿写
        汪潮教授在《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研究》一书中提到,在个人的创作过程中,“仿写是最基本的方式。”儿童绘本的文学简练生动,富有特色,很多绘本具有重复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创作能力还很弱,这一类的绘本具有可模仿性,是很好的仿写素材。
        例如美国作家赫德的《逃家小兔》,整个绘本在黑白和彩色画面的切换中,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温馨有趣的捉迷藏故事。绘本里的小兔子顽皮天真,想要离家出走,在妈妈充满爱意的回话中,小兔子有了一系列的奇思妙想,它变成了小鳟鱼、高山上的大石头、小花、小鸟……兔妈妈总能巧妙地化解小兔子为兔妈妈出的难题,紧追不舍抓住他。故事的最后,小兔子累了,决定“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逃家小兔》对话简练,句式相似,是孩子们仿写的好材料,为了激发出孩子们写作的积极性,我设计了“五星作家就是我”游戏。
    
1.三星级作家
“如果你张开手臂抱住我,”小兔说,“我就变成         。”
2.四星级作家
“如果你变成       ,”兔妈妈说,“我就变成          。”
3.五星级作家
“如果你               ,”小兔说,“我就变成        。”
“如果你变成       ,”兔妈妈说,“我就变成          。”
        这个语言点的训练,从绘本出发,以绘本本身的语言为基石,训练了绘本中的固定句式,让孩子们在借鉴模仿中,加强了对于写话的兴趣,在酣畅淋漓地表达中提高了写话能力。
二、 画里话——扩写
       绘本将文字与图画相结合,教师要善于挖掘绘本中的语言训练点,根据绘本的图画和文字,将文字部分进行扩展,使之更加丰富。绘本作为孩子们喜欢的读物,以图画为主,文字起到辅助的作用,而文字的简单明了正好为学生写话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在绘本《我妈妈》中写道“我妈妈是手艺特好的大厨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仔细看绘本上的图案,想一想,为什么说妈妈是手艺特好的大厨师呢?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关注图画所隐藏的信息。很多孩子马上就会发现,因为妈妈会做心形的奶油蛋糕,会做猴子形状的巧克力蛋糕,会做有星星图案的抹茶蛋糕……在此次训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由扶到放,让孩子们试着把绘本中其他的语言说具体。这样的练说,为学生提供了情景和语言上的样本,让孩子们在画面中寻找线索,进行想象和链接,用自身的创意和观察去深化绘本的主题。
三、 画后话——续写
1. “拾漏补遗”式续写
       绘本的文字简洁明了,为了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省去了很多复杂的细节,留下了许多“空白”,这些“空白”同样给孩子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依托已有的图文,利用绘本进行书写训练,需要先引导学生看图读文,再看图想象,即兴说话,让学生享受表达的快乐。
         
                             (图4)
      绘本故事《我的兔子朋友》里小老鼠的朋友是一只会惹麻烦的小兔子。小兔子和小老鼠的玩耍中,不小心把飞机飞到了树枝间,小兔子很快就想出了个办法,文字是这么描述的:“老鼠,别担心,我有办法!”什么办法呢?在接下来的绘本故事中,既没有直接指明小兔子的办法,也没有给接下来的办法做上文字解释,简简单单一句话,对应的是好几个跨页的图画。这种文本上的留白,在给孩子们想象空间的同时,也为孩子们看图写话提供了非常好的材料。多幅图的组合对于低段孩子来说可能还有难度,老师在指导孩子们写作的时候,可以只挑选其中一幅画进行创作,为绘本的图画配上合适的文字。
2.“意犹未尽”处续写
      绘本之所以让孩子们喜欢,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它的故事结尾常常意犹未尽。这样的结尾往往可以给孩子们充分的想象空间,为孩子们创造新的故事奠定了基础。
     在《小魔怪要上学》这一绘本中,小魔怪不仅上了学还在学校交到了新的朋友,在生日那一天,小魔怪邀请了自己所有的小朋友来家里做客,为小伙伴打开门时,小魔怪才想到爸爸妈妈是会吃人的大魔怪。可是,小魔怪的担心似乎有些多余,整个下午爸爸妈妈都和小魔怪的朋友们一起跳舞,一起唱歌,一起打打闹闹。生日结束后,爸爸妈妈说以后不许带朋友回家,不然他们要喜欢上人就不能吃人了。故事到这里结束了,可是却给小朋友们留下了许多思考。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好这样的“没有交代”,让孩子们自己开动脑筋,续写一个新的故事,让这样的“没有交代”变成不同的、多样的“交代”。
3.“弃暗投明”式续写
    有的绘本为了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常常会安排明暗两条线索,文字叙述的是一个故事,但是绘本中的图画却隐藏着另一个故事。当我们遇到这一类绘本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品味主线的基础上,学习主线的方法,让暗线跃然纸上。
         
                            (图6)
       《爷爷一定有办法》里的爷爷充满智慧,他给自己的孙子约瑟做了一条奇妙的毯子,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于是,爷爷把毯子变成了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这是《爷爷一定有办法》故事中的主线,细心的小朋友还会发现“楼板下的”老鼠家庭这一条暗线。老鼠一家的故事没有文字的娓娓道来,但我们不难发现,小老鼠们也是智慧非凡,把零零碎碎的布做成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从一开始的小背心,到家里的被子、门帘、窗帘……它们利用这些约瑟爷爷裁剪下来的碎布片变出了许多它们需要的东西。这是给学生续写的好机会,故事也可以从“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开始,学生们在看图的前提下,模仿绘本故事中明线的写法,讲讲老鼠一家是怎么慢慢地发生改变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