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感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5期   作者:应琦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多数农村青年人员为提高家庭经济收入选择外出务工
        应琦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小   64460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多数农村青年人员为提高家庭经济收入选择外出务工,由于自身条件有限只能将子女留在农村由父母进行养育。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所以小学教师应当及时承担起此项责任,积极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本文将简要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提升留守儿童的幸福感。
        关键词:留守儿童;幸福感;农村小学教育

        前言:由于当前留守儿童与父母见面较少,在父母身上得到的关爱与教育微乎其微,在日常生活中,多是与祖辈生活,在家庭教育中接受的也是祖父母的溺爱教育。导致多数儿童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甚至一些心理脆弱的儿童会产生低人一等的想法,造成自身性格缺陷以及心理障碍。
一、当前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
(一)学习目标不清晰
        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负责教育养育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在学生的学习教育过程中帮助不大,甚至一些祖父母家庭劳动压力较大加之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并不看重,所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监管方面大大减少。如此环境的熏陶下,导致留守儿童在教育中遇到学习困难时,由于家庭中没有人能够即时帮助其解决学习难题,导致其在学习生活中产生了畏难心理,逐渐的对自身学习目标产生一种无畏态度,进而导致学生的厌学、弃学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心理健康被忽视
        留守儿童在农村的日常生活中吗,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孩子遇到困难或低落情绪时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在产生错误观念的时候亦没有人能够及时进行指正,当孩子做一些超出道德规则的事情时,祖父母由于自身对孩子的溺爱心理以及自身能力水平原因,在教育留守儿童过程中通常出现两种极端,只要其没有产生严重后果,都不会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亦或是孩子出现任何问题不会站在儿童角度分析原因而是运用简单粗暴形式对孩子恐吓甚至体罚等教育方式,在孩子在心理方面产生很大影响,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自卑、逆反、学习成绩下降、道德滑坡等问题。


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幸福感的教学策略
(一)在语文课堂上培养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首先教师应当积极对班级内留守儿童的心理以及其学习习惯进行正确的指导,通过设计开放自主的教学形势,带领学生广泛阅读、引导学生勤于动笔、认真书写等多方面进行培养,使留守儿童在轻松的语文学习氛围中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语文这一科目是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引发出学生自身情感的一门课程,故而语文教师应当积极了解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后针对不同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对其进行深入谈话,将留守儿童的心结解开[1]。例如:在语文同步阅读《爷爷和小树》这一课文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的同时对小朋友们进行提问:“同学们,课文中爷爷和小树发生了什么故事呢”通过学生们踊跃的回答引出下一个问题:“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没有像小树一样的朋友呢?”通过学生们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及时搜索发现其生活环境中美好的事物,提高学生的幸福感。与此同时,对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进行引导:“同学们,课文中讲述了爷爷与小树互相互相爱护的故事,那么在同学们的家庭中,你们就是这棵小树的角色,在爷爷奶奶辛苦照顾我们的同时,爷爷在地里劳动一天回家后我们要及时帮助他们干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老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了解祖父母又要劳动又要照顾他们的艰辛,提升留守儿童对祖父母的热爱之情,提升其心理上的幸福感。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关爱情感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堂上与留守儿童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互动,将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爱护融入到课堂环节中,与其建立一种特殊的家长关系,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程度以及学习状态时刻进行监督与激励,并且设计一系列课堂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提升留守儿童与老师以及其他同学的交流,使他们可以积极融入班级的大家庭中,提升他们在日常学习环境中的幸福感[2]。例如:在语文同步阅读《借生日》一文中,由于留守儿童过生日通常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故而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可以“集体生日”为主题,为学生们组织一场实践活动,在活动准备前,要求每位学生为同桌准备一个生日礼物,增加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的深厚感情,并且在活动当天为学生们准备生日蛋糕,并且教师应为班级中留守儿童准备礼物,使留守儿童懂得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有教师的帮助与爱护,同学的和谐共处,祖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一样幸福。
结束语: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应当在留守儿童的课堂教育中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应当在课堂上融入更多的关爱情感,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的幸福感,为留守儿童创造温馨的成长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罗登平. 如何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幸福感[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 000(039):P.172-172.
[2]徐红新.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应对策略与幸福感的研究[C]// 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