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中学
摘要:后进生的作文状况令人担忧。教师应转变思路,精选作文内容,真诚撰写评语,让后进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促进、激发其写作兴趣。
关键词:后进生;内容;评语;激发;兴趣
作文难,难作文,作文难于上青天。这句话用来形容现今的大部分后进中学生对作文的切实感受并不夸张。后进生这一群体经历了小学的各种写作,已然没有了当初对作文的那种好奇心,又不像优秀生对作文的重要性有那样理性、深刻的认识。他们往往表现出这样的状态:把之前的作文拿出来随便“缝缝补补,新三年,旧三年”,上交了事;网上搜索相关文章,改头换面,应付了事;干脆就不交。出现这样的状况,学生本身自是烦恼。老师更是头疼:面对大多相似的炒旧饭的作文,一堆的捡钱包、扶老奶奶过马路、难忘的拔河比赛等事件,以及一群目光炯炯有神的妈妈、高大潇洒的爸爸、严厉又慈爱的老师等人物的假大空作文,批改过程极端难受,不堪卒读,只想快点批完了事。久之,恶性循环。学生痛苦不堪,教师无可奈何。于是,后进生的写作没有什么“写”,只有“作”。
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思路,站在后进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什么没有写作的欲望?为什么不愿花精力去写作呢?其实,更为重要的不是如何教写作,而是要去唤醒写作的激情。让学生发现,觉悟:生活好有趣儿,成长好有意思,一定要记下来,必须记录下来。因为写作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心灵的能力,是一种灵魂的状态,只有少部分可教,大部分,无法教①。所以促进写作、激发写作兴趣是关键。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着作些调整,以激发后进生的作文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精选作文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的作文兴趣被激发出来,那么写作就不再是一件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了。在作文过程中,老师能决定的首先是写作内容。而写作内容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像菜式会直接影响人的食欲是一样的道理。教师可以多创设一些生活情景,多选取一些有意思的话题,布置有吸引力的写作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如,在讲到古人的名字时,我让学生明白古人一般会由父母取名、自己取字。名和字往往具有某种关联,或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或意思相关,这样来寄托某种希望、理想。例如毛泽东,字润之,诸葛亮,字孔明;韩愈,字退之;晏殊,字同叔;张飞,字翼德,关羽,字云长等等。学生就很好奇,自己的名里包含了哪些含义呢?可以给自己取一个怎样的字呢?他们就会进一步去请教父母、查阅词典、了解同学。此时布置一个写作任务:给自己取字。
结果,学生纷纷活动起来,关注自身,探寻字义,反复比较,筛选拣择。既掌握古代的文化常识,又完成了作文。作文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无一抄袭。师生皆大欢喜。
一次,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讲到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学生都很好奇:巴特勒上尉收到信后会是怎样的反应?法国的其他民众看到信后有什么反应?今天的中国中学生读到这封信会有什么感受?我让他们畅所欲言。快下课了依然意犹未尽。于是我布置了写作任务:以中学生或巴特勒或法国民众的身份给雨果写一封信。学生跃跃欲试。我知道这次作文一定会让学生说出心里话。至于书信的格式,书信的情感,文章的字数,稍加点拨,自然水到渠成。
二、真诚撰写评语,让学生有话敢说。
当老师埋怨学生作文没有真情实感的时候,是否应该反思自己有没有身先士卒,行为示范呢?要让学生说真话,要允许学生说真话,要理解学生的真话,很多时候,我们老师需要克服盘踞在我们心灵深处的“高尚情节”“文雅情节”等等我们自己可能无意识的“高大上情节”。那么不妨从写评语开始吧。
比如一次写半命题作文——《我多想
》。一个学生写了《我多想上趟厕所》一文。这个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太好,语言比较粗糙,也有不少错别字、病句。我在写评语的时候,写到:吃喝拉撒,吃喝拉撒,吃饭当然重要,但上厕所一样重要。你能说真话,难能可贵啊!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评讲并表扬这个同学。学生哈哈大笑之后,恍然大悟。原来鸡毛蒜皮的事也可以写得这么有趣,写作就是写生活啊。此后,那些装模作样的所谓高大上的文章明显减少。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明显增多。
我们会发现,学生从上交作文的那一刻就一直期待,期待作文发下来,看看老师给的评语。后进生也非常关注老师给的评语。但是我们也常会发现,一些后进生的作文往往会被冷落,或被一个分数对待,或被一个“阅”字“查”字打发,或被粗暴地圈出错字。至于表扬的评语,那是罕见的。其实无论是什么水平的孩子,只要他努力去写,都会有亮点的。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真诚的心,用放大镜去找,一定可以找到可圈可点之处的。一个恰当的词语,一个通顺的句子,一次工整的书写都可以成为我们鼓励的对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关爱。这种真诚和关爱能让学生放下对作文的心理负担,不用纠结于语言优美、构思精巧、主题深刻之类难以企及的高目标。这样不仅能催生真情作文、率性作文,还能点燃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
所以笔者认为,好学生写出了漂亮文章,自然高兴;但如果后进生也写出了漂亮文章,那就不能仅仅用“高兴”形容了,起码也该说——狂喜。那一定要狠狠表扬、鼓励了。
参考文献:
①王君《一路修行教作文》,天地出版社,2017年,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