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茜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瑞东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全面推进,在素质教育的视角下探索并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前的主要教育目标。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了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教学;教学策略
就小学语文学科来说,核心素养包含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化认同和传承能力,具体的听说读写是实施核心素养的具体途径。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内容看透教育的本质,充分理解并尊重培育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将核心素养的落实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接触核心素养,并通过核心素养的落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借助二者的相互促进,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
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十分强调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不论是课内文章的阅读,还是课外文章的拓展阅读,都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态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通过课文的讲解设计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针对性的设计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任务教学法认真分析课文,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不仅关注课文的写作手法,更主张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体会作者采取此种写作手法的用意,而后推荐相关课外阅读文章,理解并形成阅读笔记。
例如,在学习《搭石》这篇课文时,教师带领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设计问题: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结合阅读的情况,学生思考教师刚刚提出的问题,并在课文中将关键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在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摆放搭石,调整搭石和一行人走搭石等内容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解析,作者写出这些内容时的心理感受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搭石构成了怎样的风景。通过作者写出的语言文字,搭石的美可以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学生回答: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结合这两个词的具体含义,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教师将这两个词语进行拓展式阅读,增加学生能够看到和听到的画面,引导学生说说根据教师拓展的内容,脑海中呈现出来的画面,结合创设具体的情境和想象画画等方式,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并体会作者呈现出来的画面的美。在此基础上,品读作者对搭石的评价,感受整篇课文的情感。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需要考虑到哪些教学手段能够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或者哪些教育行为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让学生掌握语言类学科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的思维从单一向多方面发展,促进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为学生分析问题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形成独特的见解,也要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入手。针对课文的学习,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针对课文中作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具有逻辑性的分析,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具象逐渐转变为更加丰富的思维,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时,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理解课文内容,并对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形成初步认识。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应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让学生系统性的感知具体的数据,结合神话传说,增加了课文的神秘感。组织学生分析课文结构,通过了解课文结构,分析太阳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包括动植物的生长、雨雪的形成、风的形成、太阳的杀菌能力等。
随后,带领学生分析太阳的特点。根据太阳的特点,系统性的分析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语句,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采取的说明方法,而后将太阳的特点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促进学生根据整理出来的内容,将课文原句变为自己的语句。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
对于美的事物的欣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就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意识,而教师的引导只是让学生关注到美的事物的本质上来。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分辨是非黑白的能力较弱,对于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美丑事物的分辨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借助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对于事物的客观认识会逐渐丰满起来。不再以非黑即白的观点来看待每一个事物,而是善于从事情的某一方面发现自己可以学习的点,从而将审美学生的审美水平提升上来。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需求,语言文字的应用以及语言文字在具体句式中所产生的美,是学生需要不断探究的,这也是学生学习语文阅读和写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语言文字创造的意境美的理解,需要教师在课堂内不断的渗透和引导。
例如,在学习《威尼斯的小艇》时,课文围绕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写出了威尼斯的静态美与动态美,将人的活动和事物的描写联合起来。教师搜集威尼斯小艇的图片以及相关背景音乐,在课上为学生展示,让学生尽情想象:如果自己乘坐了这样的小艇,结合威尼斯水城的风光,在游览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新奇的想法?结合课文的阅读,让学生感受到威尼斯之美。课文中对船夫高超技术的描写与对景物的描写联想到了一起,二者相互对比、衬托。借助小艇与人们生活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回顾整篇课文,锻炼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对威尼斯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有着独特的感知。
四、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学生目前接触到的多元文化融合的社会生活环境,教师有必要深入讲解语言文字背后承载的传统文化。语文学科本身就讲究的是汉字的传承与理解,其中蕴含着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深度剖析,也决定了整堂课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在课上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也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根据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教师可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在不同的角度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既能够了解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也能够明确语文学习富含的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
不只是古诗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事情的处理方式,对于事物的理解等等,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同样,还可以借助学生平时学习的课文,联系与学生行为习惯高度相关的礼仪廉耻教育,促进学生感受我国作为第一礼仪大国在这些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同时,课文传递的思想感情和态度,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揣摩的主要内容,作者借助各种各样的手段揭露的社会现实,呈现出来的社会文化等,都是学生要学习的内容。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保证。在充分认识到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的前提下,多措并举,迎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特点,也充分体现出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使得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融合,更加自然贴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郗良云.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40.
[2]丁莉莉.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和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08):77-80.
[3]庄莉.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2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