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涢丽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周巷镇中心小学 湖北 孝感 432915
摘要:语文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基础课程,语文教学在拓展学生知识储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要想真正实现这一作用的发挥,还需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以此为动力和支撑。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精心设置教学问题、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利用信息技术设备三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科学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策略
教学效果是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直接体现,过去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多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一味地运用灌输式的方法和策略,结果反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和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所以,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彻底革新落后观念,结合现实学情来推进语文教学策略的革新,以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置教学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问题的设置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和替代的一部分,把握好这一环节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展开主动地思考和积极地探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彻底地转变观念、调整落后的教学倾向和方法,对语文教材课本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读,以把握其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结合学生的具体认知来实现问题的精心、巧妙设置,保证问题的启发性和发散性,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提问,以发挥出问题的驱动作用,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促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展开分析、推理、论证和探究,实现深层次地学习。
例如,在教授《纸的发明》时,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课文进行熟读,让学生们初步认识课文内容,随后,笔者从课文中提炼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们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们围绕问题再次对课文进行阅读,边阅读边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收集问题的能力,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得出答案,这时,笔者再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答案,根据学生们的回答,笔者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们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再对学生们的问题进行优化。这样,笔者通过精心设置教学问题,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思考。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相互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和不同,只有基于差异来展开教学活动才能够避免学生间差距的扩大,避免“优生吃不好、差生吃不饱”情况的出现。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对全班学生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等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并将其分成优、中、差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而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提出差异化的教学要求并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去满足学生的差异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适应性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教授《赵州桥》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出现学习差异,所以,笔者实施了分层教学法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将学生们分成了A、B、C三个层次,每个层次有不同阶段的学生组成,A层由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组成,B层由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组成,C层由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组成,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会重点关注C层学生,加强对C层学生的基础教学,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同时,笔者会对A、B层学生布置探究性的任务,强化学生们的学习方法。这样,笔者通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
三、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提高语文教学活力
传统观念下,小学语文教师多运用语言讲解加黑板板书等教学方式,导致语文教学十分枯燥乏味,学生也难以产生强烈的兴趣和热情。信息技术设备具有直观性、即时性等优势,可以有效革新知识呈现的形式,提高教学的生命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将语文知识以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形式呈现出来,创设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的活力并从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例如,在教授《燕子》时,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图片,通过图片介绍燕子的形态,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随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打开课文,对课文进行阅读,在直观氛围中学习本节课程的内容。这样,笔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活力。
总而言之,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是最为基本的目标和任务,是现如今推进新课程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所以说,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主动地跟随课程改革发展、变化的脚步,把握素质教育的实质与核心,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来展开深度地思考和探索,以真正实现精心设置教学问题、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利用信息技术设备等策略的实践运用,不断优化语文教学的过程,让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真正地提升。
参考文献:
[1]龚倩慧.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宁波大学,2017.
[2]崔淑玉.打造充满趣味与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高教学实效[J].教育现代化,2017,4(16):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