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教无止境   ——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及其突破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19期   作者:覃白妮
[导读] 南宁市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

        覃白妮
        广西南宁沛鸿民族中学
        摘要:南宁市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老教师专业发展则面临着职业倦怠的关卡,究其共因,便是在其自身有限的水平及对教学固有之内容、章程惯式的沿袭之外、用以支持其发展的新契机和新资源的匮乏。而对此类发展瓶颈进行突破的方向则亦便为对此类新契机和新资源的找寻。在新课程背景下,依据教育新思想及青年教师和老教师之间所当有的代际交流、传承和发展,则可将此类新契机、新资源及具体的瓶颈突破方式定位为:区别于全国统一教育内容的对本土特色资源的挖掘、区别于相对独立教研形式的对教育研究团队的建设、区别于为人师表形象塑造的对生命自由精神的解放三者。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师 专业发展 瓶颈 突破
        广西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教育的发展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普遍意义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南宁市若干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突出问题和瓶颈便是表现之一,而相应地,在寻出此具体化问题和瓶颈基础上对此具体化问题的解决和瓶颈的突破,而为南宁市高中语文教育发展提供实践样板、献计献策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地位之下,便为现阶段地区和学校语文学科教育教研的重要工作。但在此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晰“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含义。
        一.“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界定
        (一)“教师”与“教学”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也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一种从事教学专业活动的人。
        (二)“专业”与“专长”
        “专业”是指“专门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也指“专门的学问”;而“专长”则指“特别擅长的学识、技艺、本领或特殊才能。”二者间的区别在于一个人所从事的“专业”不一定是他的专长,而一个人的专长也不一定是他所从事的专业。“专业”需要精进才能成为“专长”,而“专长”亦需要精进才能成为“专业”,“专长”和“专业”合二为一则为包括教师在内的几乎所有职业人发展的最高境界追求。
        (三)“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上述对“教师”和“专业”的概念界定,“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则当为:教师作为语文教育专业人员,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思想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二.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普遍化瓶颈及原因分析
        (一)瓶颈——发展空间受限与职业倦怠
        对于青年语文教师而言,其所具备的语文专业知识及语文专业教学理论还处在“学校所学”、“书本所得”的程度,除此,其教学实践经验少,专业思想、品格、智慧、理想亦皆处在初步的萌发期或奠基期,且除却自己的缓步摸索之外,向老教师的请教也多限于听课及零星的对面直接沟通等方法之上。因而其发展空间受限、发展成长慢,而使其本大的发展潜力不得释放。
        对于老教师而言,其发展亦多步入“高原期”,也即总在沿袭着以往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模式,而无法再有新的、灵活的教学思维闪现,也再无满腔的教学热情快乐投入教学、体验教学过程,像是在“高原”行进,虽到达一定高度,但却再无法实现攀升。久而久之,便形成“职业倦怠”,具体表现为迷茫、机械、重复、疲惫、无力等的教学工作状态。


        (二)原因——缺乏发展新契机和新资源
        “一种新的外界刺激的缺乏”,是我们对于上述青年教师和老教师所分别面临的专业发展瓶颈问题之原因的最显著感受。具体而言,便是“发展新契机和新资源的缺乏”。这是因为由“新契机”和“新资源”构成的“新刺激”能够打破老师的发展平静期,为其因循守旧、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活或者是艰难的教学探索过程注入新的生机、提供新的平台和方向。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突破
        (一)由全国统一教育内容转向本土特色资源挖掘
        在中国现行教育制度下,地处中国西南方向的广西亦和南北方的其它部分省份同样而在语文教育中统一使用着人教版教材,因而教师亦十几年如一日地去跟随教材而满心满眼皆为其内包罗古今中外的宽泛化内容,以和其他地区同样着眼于对学生语文综合性素养的培育。但在教育一线上从教数十年的老教师是早已对此类教学内容麻木了的;且在前文亦已提及:广西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教育的发展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普遍意义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因之,相较于跟随祖国教育统一步伐的对全国统一教育内容的落实,当不如带领老教师群体转战本土教育资源,因为广西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而保留着诸多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文化,且此在教育内容维度上朝向教师身边环境的新转变亦将在重新点燃教师教育激情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当地文化、本民族优秀传统的认识和认同。
        (二)由相对独立教研形式转向教育研究团队建设
         “教研方式”是继“教育内容”之后的第二大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尤其是影响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因为相比于教学经验较充分、而更多需要在教育内容上的新元素注入以助力其走出职业倦怠期的老教师而言,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多需要的是在教学思想和理论、教学经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补充和提升,以拓宽其发展空间。而能够为满足此需求提供条件的方式除却青年教师自身的不懈学习和探索外,更重要的还有突破自身局限后的“教研”之渠。在此,则可充分利用老教师资源,也即当将传统相对独立的教学形式转向对集合新老教师群体的教育研究团队的建设,以使青年教师可得以源源不断地吸收老教师之教学经验之精华。
        (三)由为人师表形象塑造转向生命自由精神解放
        在对高中语文教师“发展空间受限”及“职业倦怠”的专业发展瓶颈突破话题下,除在“教育内容”和“教研方式”此两个层面上的工作外,我们还当注意到教师个人的心理健康、生命状态对于其职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且亦当在人文关怀的角度上真正予以关心和关注。即当在严谨端庄的“为人师表”操守外,着力解放其生命自由的精神,这对于需要更多灵思、情怀等人文类品质和要素的语文教师而言则更为必要。如,可由青年教师带头成立各类教师俱乐部或团体,如冬泳团、旅游俱乐部、骑行俱乐部、爬山团、篮球俱乐部、艺术(书法、音乐、绘画等)俱乐部等。而后其则可利用教余时间组织进行团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老教师和新教师共同去观览自然造化之美、观览各地民风民俗、体验冰冷的湖水另心灵澄澈的感觉、体验运动的汗水带给自己身体上的强健及运动的过程带给自己的意志上的磨练......加之青年教师的阳光活力对老教师独特的感染力,其则定能够渐重新体会到的生活、生命的乐趣和激情,生起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喜爱和对自由的渴求来。
        总之,南宁市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以对其发展瓶颈的准确定位为前提,而亦当在寻找瓶颈突破方向方式的过程中关注到教育内容和教研方式此两大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维度,且亦不能忽略教师在教书育人之职业角色之外,其作为一个“人”而需要关怀的角色;不能忽略其个人的心理和生命状态对于其专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保障此,则才可保障“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此课题研究和落实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世丽.高中优秀青年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导师:张新海.河南大学,2018.
        [2]邓贵宾.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探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3):59.
        [3]金志伟.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