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绍才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十八里铺镇中心学校 236200
摘要:语文素养的提升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培养,语文教学,语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满足生本教育理念,培育好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好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需要做好教学引领,通过各类有效教学法的开设,使学生对知识内容有更好的认知度。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性
1.减轻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一直在教育工作当中充当主体,即使是在现代教育不断完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应用到教育工作的今天,应试教育的影子依然存在。但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没有任何的助力,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成长也没有起到足够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社会要求下,应试教育已经无法再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的要求上无法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这对于学生能力的成长以及学生的长远发展都会造成阻碍。新课改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成为了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对于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新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对于教学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2.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语文素养的提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教育的本质便是对文化的传承,促进文明的发展并解放思想,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语文素养当中包含了对语言价值进行获取的能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应当成为教师重视的教学内容,通过语文素养的提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语文知识,并使学生实现终身学习,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现状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掌握情况普遍偏低。第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十分深远,应试教育使用存在于教学工作当中。虽然教学工作不断地进行改革,但对应试教育思想的摆脱依然不彻底。教学工作中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工作始终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内容相对有限,很多教师并没有将语文知识的教学工作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而过多地重视对教材本身的应用,缺少了结合现实生活的课外拓展。第三,对意识的培养力度不够。学生家长与学校本身对于学生的成绩过分重视,而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便导致学生自身也并没有对语文素养给予足够的关注,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
三、小学语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1.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方式,是能对教育系统进行全面更新,能对教育体制进行系统化革新,由于现阶段教育系统使用的多为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养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维壁垒,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的方式,对字词、字形、字音等有初步了解,这样学生才能在此过程中形成较好的认知度。
教学过程中提高小学语文能力,应在教学理念上进行改变,更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上进行引入,在深化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能让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度有强化,譬如,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学生讲授《生命生命》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有关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更要为学生讲授有关生命的故事内容。如,教师为学生讲授在石缝中冒出来的小草,在给小草一点阳光和雨露的时候小草可以成长起来,在历经风雨后能保持屹立不倒。
小草看似柔软,但是在失败后则能做到“昂首向前”的态度,这是很值得大家学习的,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小草生命的坚韧。教师在教学中为能深化教学有效性,需要为学生展示一些科学家在极为寒冷的地方如何进行科研创作。在进行原子弹和氢弹研究的时候教师给学生讲授使用算盘珠推演出原子弹数据的相关事例,让学生了解到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方法总比困难多。在核武器研究获得初步突破的时候,我国的核武器始终处于社会领先地位,这让我国在核武器方面获得了绝对的话语权。教师使用这种传统教学方法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理解故事背后内涵。教师使用该教学方法相较于传统教学,能在深化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2.创设游戏情景
兴趣教学能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动力,也能让学生在对知识内容产生一定学习兴趣点后,对知识有更高的能动性。如,教学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孔融让梨》这课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在角色扮演,选择好角色,能将故事内容演绎出来,并要求学生在后续补充中更好的演绎角色,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学生在一系列活动开设的时候,先要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才能做好表演。学生在表演中能根据自己对历史故事和事件的理解更好的进行故事内容体会,进而加入自己的想法形成个性化表演,然后教师进行学生表演的评判,通过共同评选的方式选择最好的表演者。教师在此类教学活动开设之际,先要融入游戏情景,但要避免课堂教学中课堂纪律的混乱,要做好课堂调控。
3.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设期间,教师为能在教学中为能实现教学的高效性,需要在情感输出的同时,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重建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教学方案的方式,为学生制定各类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在考虑学生实际学习状况的同时,让学生的兴趣点和爱好点获得激发,在整合教材内容之际,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稳步提升。例如,通过课外延伸保障语文素养的形成,课堂教学中,教材当中的内容是有限的,而语文知识本身所能够涉及到的氛围却非常之广。因此,若想要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工作给予足够的保障,便需要引入课外讲堂。课外兴趣小组的方式鼓励学生多阅读,并在课堂上将课外知识延伸至此,最终实现教学有效性的稳步提升。
4.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促进语文素养提升
语文学科自身的实践性非常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性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很好地打破课堂教学时间与教学资源的限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形成。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每周一诗等活动,用古诗名句、成语典故等开展相关活动,使学生能够加强积累,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文字美,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更大的学习乐趣,能够锻炼并提升学生的审美价值,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结束语: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设期间,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通过引导的方式,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形成较好的思维意识,在理解文学情感的同时,以形成较好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文章类
[1]韦秀兰:《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年第12期
文章类
[2]谢玉盛:《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年第十五期
文章类
[3]张华美:《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小学)》2017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