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维民
淮南第二十三中学 安徽省 淮南市 232001
摘要:在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需求转变的前提下,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比重明显增加,因此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借助教材内容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制定一系列的教学措施以顺应教育发展以及学生成长的需求。本文将对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的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教学实践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久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与认知的统称,对人们的行为和观念产生着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并扩充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思想认识的有效转变与发展,实现教学的目的。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为了保障传统文化更加有效地渗透,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教材的引导作用,借助教材中的内容帮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为实现学生思想认知的全面发展,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一、借助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能够通过精炼简洁的语言对情感与思想等进行更加生动传神的表达,引导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能力。进行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与掌握中华传统文化,获得知识面的衍生与拓展,同时还能够对汉语的音律节奏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了解与掌握,获得审美意识的提升与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诗词教学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为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
例如在教学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时,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五言古诗,对作者归隐田园之后的惬意生活以及旷达态度进行了畅快抒发,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与心境。为了帮助学生对其中的语言表达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笔者在进行教学时首先会对诗词的音韵知识进行简单地讲解,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分析;再让学生通过朗读对诗句的韵脚进行标注,使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诗歌的格律知识有更加深入地了解,获得传统文化认知能力的增强。
二、借助名著阅读渗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思想观念
阅读作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面与眼界拓展的同时对其进行学习能力的锻炼,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支持。在中华传统文化渗透进教学实践中的前提下,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技巧,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思想观念进行了解与体会,使其受到熏陶与感染。因此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名著阅读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其获得认知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会对《儒林外史》的创作背景及其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与介绍,再为学生提供其中的著名篇目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对其中的经典人物,比如之前学到过的严监生和范进等,虽为读书人,但是却迂腐不堪,以功名利禄为最终目标的可笑形象进行更加直观地了解。从而对书中所传达出的对于社会现状的辛辣讽刺产生认知,并能够将之与中华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进行区分,形成更加积极的观念,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渗透。
三、借助实践活动渗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感知能力
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还能够使其获得感知应用能力的锻炼,为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支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并在其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地引导与培养,为实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支持。因此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实践活动内容,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对中华文化进行理解与感知。最终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以及学生应用感知能力的增强,提升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核心爱国精神进行更加深入地体会与感知,获得思想认知的进一步发展,笔者在进行教学时会对教学的形式进行调整与转变,在教材内容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信息与资源。比如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博物馆和历史纪念馆等活动,引导学生对中华文明发展延续过程中所涌现出的民族英雄及其事迹进行了解;再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展示分享。从而引导学生获得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增强,为实现学生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提供支持。
四、总结
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的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提升学生的素养和知识水平,实现教学的目的。通过诗词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更加多元的审美认知,借助名著阅读引导学生产生思想观念的转变发展,通过实践活动推动学生获得应用理解应用能力的增强。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为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许淑萍.认知·热爱·理解——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281-282.
[2]车清明.新教改背景下传统文化体验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7,4(11):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