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伍
黑龙江省安达市曙光幼儿园 151400
摘要:幼儿园和家庭,是孩子在成长初期阶段所生活的两个重要场所。在以往的教育研究过程中,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孰轻孰重一直是教育界所探讨的重要话题。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二者对于幼儿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而将之进行有效融合,在共同努力之下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园共育,便在此背景下产生。本文便从提高家长教育理念认识、开展多样亲子教育活动、明确教师自我角色定位、提高教师言语沟通能力这四个方面就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有效策略;教育理念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而实行的科学而合理的教育,其具有一定的正规性、科学性和发展性。家庭教育,则是一个人在家庭活动中父母对其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其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等特点。这两种教育都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参与和配合,家庭教育也离不开幼儿园教育的指导和帮助。只有将其二者密切联系在一起才能够发挥教育的最大优势,让幼儿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笔者便就如何促进家园共育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够供大家有所借鉴。
一、提高家长教育理念认识
当前,许多父母的意识中依然认为幼儿教育的全部责任应该在幼儿园,而其自身并不需要负责教育的部分。这种观念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也阻碍了家园合作教育的优秀发展。如何提升家长教育理念,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得到家长的参与和配合,才能促进幼儿教育工作有序开展。所以,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等活动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相关活动和教育理念等内容,于潜移默化中让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之中来提高其理念认识。例如,在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教师要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观、儿童观,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能主动配合,做到家园互动。本次活动的开展内容基本如下:7:30—8:00晨间接待放轻音乐,热情接待幼儿和家长,关注幼儿情绪,指导幼儿将个人物品放到指定位置,并愉快信区活动。迎接幼儿和家长,作简单交流,记录有关家长嘱托等。8:15—8:50早餐。8:50—9:20早操 户外活动。9:20—9:30喝水 如厕。9:30—10:00教师向家长讲解一些较小的幼儿教育知识;幼儿则进行早操活动。10:00—10:10喝水 间餐。10:10—10:40 户外活动提出游戏前要求,介绍游戏名称,玩法与注意事项,组织幼儿游戏。及时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有必要的帮助,协助游戏场地的布置及协调,做好材料的摆和收拾,清理场地等工作。10:40—10:50 喝水 如厕。10:50—11:10 安静户外游戏活动。11:10—11:50午餐及散步。12:00—12:15睡前故事欣赏。通过这些活动内容,家长能够参与到幼儿园日常活动之中感受良好的教育氛围,感受教师专业的教育素养,从而提高自身教育认识。
二、开展多样亲子教育活动
亲子教育活动,是让家长进入到幼儿园之中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与幼儿进行多样的教育活动,这一形式让家长、幼儿教师、幼儿有效地联结在一起而形成了紧密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多样的活动,为家园合作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家长助教”活动,了解家长的相关职业内容以及专业领域而开设一定的教育课程,让家长成为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为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活动。比如,小明的爸爸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幼儿教师可以询问其意见而开设一节有关幼儿心理的内容,让孩子们了解他们的内心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在这样的课程中,家长的自我参与感会得到有效提升,幼儿也可以享受到多样的教育资源而提升自我综合能力。另外,幼儿教师可以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幼儿活动,让幼儿以及家长合作选择一本读物进而进行图书朗读和讲述。在此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会在课下进行阅读和朗读学习和训练,在时间的积累中增强其亲子关系。与此同时,在活动之中,教师能够在其中感受不同家庭之间的相处模式,拉近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而让家长去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合作绘画”、伙食委员会等活动,让家长成为幼儿教育的一份子,让幼儿园充满父母与孩子的欢声笑语。
三、明确教师自我角色定位
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幼儿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而自觉认识到自身所处的教育位置,才能够更好地为家园合作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是一个服务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其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而更好地充当教师这一角色,从而促进家园合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时常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告诉家长应该如何做和怎样做,而并没有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之进行交流而告诉其为何这样做。然而,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只有我们放下自己的姿态去与家长进行良好的交流,便能够从不同的家长身上了解到的不同的教育认识和教育理念,从中汲取知识而提升自我教育能力。另外,教师的教育任务之一便是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这是其工作要求之一。只有充分认识到自我角色定位,才能够以一种谦逊的姿态进行家园合作工作,进而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可,从而建立一种和谐的相处模式而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四、提高教师言语沟通能力
在幼儿教师与家长的相处过程中必然免不了交流和沟通。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则能够让家长感知到教师的教育专业力量而获得其信任和支持,促进幼儿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教师要提升自身沟通能力,以平等、尊重、合作的意识与家长进行交流而引导其融入家园合作教育之中。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开展一次“家长沟通交流经验分享会”来讲述自己与家长进行沟通的经历以及其中所感悟到的沟通经验,在不同的讨论声中从其他教师的口中获得不同的沟通方法和沟通知识,从而提升自我沟通能力。比如,一次,兰兰老师说自己在家长会中与家长讲述相关幼儿教育理念之时,总是担心自己的讲述内容较为复杂而时常询问家长“你听懂了吗?”这一个问题。此后,有些家长表示这一课程让其产生一种压迫的感觉,而难以理解和听从其中建议。在反复思索之后,兰兰则将其中的“你听懂了吗?”改为“我讲明白了吗?”,这一改动既体现了教师对于家长的尊重和理解,也表达自身的尊敬和谦逊,让家长感受到一种亲切之感。在其讲述之后,我也猛然间感受到一股豁然开朗之意,感知到语言对于沟通的重要性,也从中提升了自我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新的时代发展给予了教育以新的发展要求。家园共育教育理念,充分尊重了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而受到了广大教育学者的支持和认可,也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教育发展潮流。现如今,随着幼儿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努力促进其二者的有效融合和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妙亚.幼儿园"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2):80-81.
[2]柳斌.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的策略研究报告[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3):13-14.
[3]张黎华.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中有效性策略与实践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06):217-218.
注:本文系(课题名称:《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园配合工作研究》)(课题批准号均为:JJC1318003 AHA180015-20066 )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