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江阴初级中学 山西省吕梁市 333000
摘要:良好的教学策略可以使教学得到两倍的结果与一半的努力,尤其是对初中物理教学,初中物理是初中阶段比较难学的课程,教师必须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将焦点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改变理念;学习兴趣;培养能力
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身心状态。单调乏味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影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相关部门要求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设计出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接下来笔者将从改变理念、学习兴趣、培养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学而为师,即为师。”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学生以教师为目标进行学习。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仍然采用“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容易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导致师生之间没有交流和互动。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物理,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设计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环节。
例如,以学习《运动的描述》这一章为例,这一章是学生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第一节课,所以,教师千万不能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去教导学生,这样会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这一章的内容较为简单,我在进行教学时,会与学生进行互动,如:在一辆高速行驶的火车上,窗外的树是静止的还是移动的?我会经常提出问题拉动学生的思维,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改背道而驰,所以教师想要进行有效教学,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二、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以物理概念为基础,以物理规律为基础,通过科学思维建立起来的一门逻辑结构严密的系统学科。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结合初中生求知欲强的特点,应注重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学生想学好物理,他们必须对物理感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生动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以学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小节为例。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为学生们讲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最不能离开的就是水,我们要喝水还需要用水做饭、洗衣服,那么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么?现在的水资源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通过一段短片来了解一下。”通过一段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实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活力,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与其他学科相比,物理是一门复杂而又困难的学科,知识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通过类比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分析物理问题时知道从哪里入手,从而确定分析的方向。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和简单分析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以后的物理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以学习《杠杆》这一节为例,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为学生们进行讲解:“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大家可能觉得这句话有些不切实际,但阿基米德为什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呢?”通过我的一段导入语,学生会对杠杆原理产生一定的质疑,给学生们1分钟的思考时间,随后我将继续讲解:“跷跷板我想大家都玩过,两个人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一头,一边上升一边下降,那跷跷板的原理和阿基米德提出的原理是不是同一个原理呢?这是不是阿基米德的原理依据呢?现在大家通过面前的实验工具找到问题的答案吧!”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产生对问题的疑问,然后再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环节,新的教学环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忘记学生的主观感受,总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进行新课讲解,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课堂教学效率低。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应该更加关注物理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在根本上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军.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与有效性[J].新丝路(下旬),2016(02):78.
[2]沈亮.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