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利
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 北京市 10005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美育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让学生去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去展现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机械学习为愉快学习,从而创造出数学的美。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美育;初步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让学生去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去展现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机械学习为愉快学习。从而创造出数学的美。
一、捕捉数学符号的简约之美
简洁明快是美的表现,简洁体现在数学中就是简约。简约的美,是一种艺术的美,能使人的心灵深处得到放松的美。数学的诸多美中,简约美是首要推崇的,有一句古老的拉丁格言这样说:“简约是真理的标志。”
我在教学第七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体验到数学家运用四边形的符号来表示使得数学简约而易于推广,现代数学的特征是广泛运用符号。在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时,数学符号提供了比自然语言更加简明、准确的思维与表达工具。
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符号,这些既简单,又惟妙惟肖直观形象的图形符号示意了几何图形之间的数学关系。让学生深深陶醉于数学的魅力中。
又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表达主要以符号语言为主,在不会产生歧义的基础之上,尽量使书写简洁。所以约定一些书写的规则。字母表示数时乘号可以用圆点代替还可以省略掉,这是数学上规定的。除此数字和字母与括号相乘也是如此。如2×(x+y)写成2(x+y)显然更好。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符号被逐步演变,不断完善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简约之美。
数学的简洁是突出的,引人注目的美感。通行世界的数学符号,精练准确的数学概念和定理的表达,可算是简洁的文字和语言,它能给人以深邃的美的享受。字母符号、精炼的数学语言、简洁的表达方式、严密的逻辑体系向我们展示出数学简洁美的魅力。
二、亲身体验操作过程之美
数学中的美往往是形象鲜明的,特别是新颖奇特的空间图形,仅仅凭借对美的形象的感知,所得的美感只停留在表面和浅层,是不深刻的,必须在感知美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才能通过各种美的体验和品评鉴赏深化对美的形象认识与感知,从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如何欣赏数学之美?斯坦尼斯劳·贞尼兹克说:这很难说得清楚,需要非常深的理解,然后,数学之美的感觉就会出来。这可以说明,审美单凭感觉是不行的,还需要有深刻的理解,只有理解了数学的美,才能真正欣赏数学美。因此,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中,我出示由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组成的漂亮图案,让学生欣赏,使学生明白由几个简单的图形可以拼成漂亮的图案,从而激发学生想自己动手创造美的欲望。同时,给学生提供方格纸,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利用学过的四边形设计漂亮的图案,学生“创造美”的欲望进一步得到激发。在展示作品时,学生欣赏同伴设计的漂亮房子、精美小花朵等,无不彰显着学生的创造思维,无不放射出“数学美”。当学生看到自己设计出来的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时,他们会感觉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同时也享受数学美带来的无限乐趣,享受数学美的魅力。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枯燥的数字赋予灵性,使难懂的规律易于接受,往往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实践操作。操作是一种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的活动。同样,经过动手操作之后,学生对数学的美的感受会有更独到的领悟,会更强烈,更贴于心。
又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新知后,让学生运用手中的两组相等长度两长两短小棒材料,拼成活动的平行四边形。加深了对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的认识,学生在操作体验中感受了数学图形之间不断变化的美。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体验,在亲自动手操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审美愉悦。
三、领悟数学课堂的想象之美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被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一个人只注意吸收知识,不可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会变成高分低能,眼高手低。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把握适当的时机,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展开审美想象,领悟想象的美。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先在点子图上出示一组直线,请学生说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同一平面内,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它们是一组什么线?教师设问:如果在这组平行线上再画上2条直线,和这组平行线分别相交的话,想象一下,你能围成四边形吗?你能尽可能多的围出不同的四边形吗?请同学们先展开想象,再打手势比划可以怎样尽可能多地围出不同的四边形。之后,让学生在点子图上亲自动手尝试设计出不同出的四边形。
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小学数学课堂的想象之美。
四、展现数学语言的简捷之美
小学数学的教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其承载着精深奥妙的数学思想,同时也是教师向学生传达数学知识的工具。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完全通过语言来完成的,语言为课堂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大的保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数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喜爱程度,同时也从一定的角度折射出了小学数学的语言美。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自己使用的数学语言,确保自己能为学生提供最具有美感的数学语言,让他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学科中蕴藏的语言美。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精炼的数学语言进行简要概括和提炼,向学生展示出小学数学教学的语言简捷之美。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演示,学生观察到“平行四边形左右一组对边平行”。课件继续闪动,学生又观察到“平行四边形上下一组对边平行”。学生一边打手势一边叙述出两组对边的平行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平行四边形左右和上下两组对边平行,这样表述是正确的,但是不够简捷,谁能把这个结论变得既准确又简捷?通过教师巧妙的引导,学生能逐步概括出“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突出“分别”一词的价值,及时鼓励学生,从一定的角度折射出了小学数学的语言的简捷之美。
确保教师能为学生提供最具有美感的简捷、精炼的数学语言的表达情境,让他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学科中蕴藏的数学语言简捷之美。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本身到处都充满着美的韵律,闪烁着美的灵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初步渗透,教师只有认真解读小学数学中美的内涵,才能引导学生去捕捉、体验、领悟、接受、展现出数学之美,让“美”充满整个小学数学课堂,从而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独特美感,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质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时秀清. 论美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N]. 发展导报,2018-10-2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