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强
湖北十堰郧阳区大柳乡化家河小学
摘要: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不仅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桥梁,而且还要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出勤等进行全方位管理,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无论班主任的工作多么繁杂,德育工作都应摆在首位,真正做到五育并重,德育为首.下面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情感注入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执着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是每个教师的义务和责任,是历史赋予教师的旁无责贷的使命。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都知道,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贯彻执行者,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因此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德育人,以德为先,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担负着责无旁贷的职责。那么,班主任在德育具有工作实践过程中,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班主任应如何发挥德育功能呢?这里就本人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个人几点的见解,与大家共勉。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之一——班主任来说,他的言行举止,无一不直接影响和教育着学生,陶冶着学生的性情、情操,潜移默化地教育熏陶着学生,直接影响着孩子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首先,情感注入,是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入情才能入理,明理才能导行。”“入情” 必须从爱开始,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就是要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以为班主任如果想要得到孩子们的爱戴,就必须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高尔基说:“谁爱孩子,户主就爱谁。”爱学生就要学会宽以待人,给他们以鼓励。开学初,三年级有一位学生黄金兰,迟到、早归时有出现,甚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进而发展到经常与其他同学吵闹打架,班干部一次次的反应,催促我去现场解围。面对这位原来一直品学兼优的学生如此变态,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每次叫她,她一声不吭毫无反应;跟她谈心,她眼望他处若无其事。后来我想到应该宽以待人,主动与她交心。有一天上午第二节刚上课,她说要请假回家去看医生,这次和往常不一样,我亲自将她背到卫生室,医生检查后说没什么病,只是要注意休息好。我给医生递了个眼色,背着她一阵嘱咐过后,医生给她拿了几样药,并要她多休息。回来时我将她背到自己的寝室中,给她倒水服了药后,又冲了饮料递给她,她借过杯子时,泪珠在眼眶里滚动,闪着亮光。我说:“你身体不舒服,就在我这里休息,我给你买药补课好不好?”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我看出她有什么伤心的事。替她擦了泪,给她讲名人读书苦的事例;列举不少同学客服家庭困难二学习的事迹;有讲到孩子应该珍惜时间,用心读书。父母们爱孩子,为孩子们学点知识付出了多少代价啊。她竞哭起来了。我又从侧面讲到小学生应该诚实,有什么事应该告诉老师,老师是学生最要好的朋友。
她终于道出了家庭中的阴影:原来他父母不知什么时候被赌场迷上了 ,家中每天都有些不三不四的人,闹哄哄的,常常昼夜不停地“作战”。小孩子好奇心强而凑热闹旁观,晚上睡不好觉,有时吃不上饭,再后来她父母由发生口角到厮打,到闹离婚,至于这女孩子都推说不要。孩子想对老师说又怕挨批评“小孩子甭管大人事”,又怕同学们笑话……我长叹一口气,没想到她却说:“老师,我就和你在一起,不回去了,我一点听你的话,行不行?”多可爱的童心啊!我一连几次跟她父母们谈心,从仁义道德讲到法制建设,谈到义务教育法的版本与实施等等。他们知道详情后也很知理,很受感动,主动提出领会孩子。后来又在学校领导一同谈心说理下,他们戒了赌,也更关注孩子的学习了,孩子的学习一天天进不了,期中考试在班上名列前茅。通过她的记忆事例,也教育、影响着其他孩子,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情感的投入,榜样的树立,为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德育工作的重心
班级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正面诱导,启发既要,采取说服教育,调动多种因素,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又要尊重学生,严格要求,从实际出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和个性差异及社会、家庭的影响,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地施行德育教育,还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因此可以说它是德育工作的重心。
班主任不仅要教育思想端正,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教育能力,还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增强道德修养起表率作用,“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生的自制力差,模仿性特别强,所以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让学生见而仰之、模仿之,引导其良好道德的形成,使之终身受益。如果升国旗、课间操、课外活动等活动中,班主任亲身参加,学生的爱国之情、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品质自然形成。如果班主任在校园、操场看到果皮、纸屑等污物时,弯腰拾起,比你口头说教的效果更佳,更易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再者,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结合,是道德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任何一种道德认识都必须以情感为中介,尤其是班主任,要用爱心、诚实、尊重、宽善意去打动学生。而在现实的教育中,有的过分强调道德规范的传授,忽视了情感体验,造成了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脱节,导致了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而有了情感,也并不意味着道德思想的形成,必须突出道德行为,即道德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同龄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道德形成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在实践活动中,在矛盾冲突中人际互动,更易掌握互惠原则,懂得社会规范的道德,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思想。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更应该努力地创造条件,创造环境,形成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其意义是非常大的。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教育应该随着更新观念,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方法和艺术,以封闭的内容、滞后的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德育工作者应作以反思,应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形成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优良环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瑞娟. 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我见[J]. 成才之路, 2011, 000(007):78-78.
【2】杨兰. 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我见[J]. 科学咨询旬刊, 2012, 000(003):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