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19期   作者:张丽群
[导读] 随着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德育教育逐渐成为了推动教育改革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张丽群
        广东省博罗县杨村中心小学     516157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德育教育逐渐成为了推动教育改革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其中农村地区由于教育理念和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所以大多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这就要求各个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能够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积极创新和优化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管理问题;对策探究
        前言:德育教育可以说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必经之路,学校工作应当真正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时,要秉承着生本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创设德育教学设计。还要注重提升全体小学教师的德育教学观念,实现德育学科渗透,加强德育教学投入力度。
        一、当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的问题
        鉴于农村地区大多地处偏远,而且相对于城市来说具有地域与经济上的多重限制,这也导致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因此,尽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过快的发展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相对于城市德育教学工作来说,农村小学在开展德育教学管理工作方面仍旧存在着忽视德育教育重要性,缺乏明确的德育教学目标,以及落实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大多数的农村小学还是会存在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甚于重视学生品德培养的现象,这也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导致许多小学的管理者和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往往都停留在理论知识讲解上,而且对于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也是微乎其微。此外,对于农村地区的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来说,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校与教师的德育工作难度,进而使得农村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二、有效改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问题的对策
        1、转变教师观念,强调德育学科融合
        教师作为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德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因此,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管理者一定要注重转变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在开展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之前,学校可以对全体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管理的相关培训,让教师能够意识到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以此来杜绝之前教师轻视德育管理工作的现象,让教师在平日的教学和生活中都可以规范自身的行为,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与此同时,通过专业的德育教学培训,学校还要让所有教师积极实施德育学科融合教学,促使每个学科学段的教师,都能够结合自身学科的特征,有意识地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中,进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
        2、丰富德育内容,营造良好德育氛围
        考虑到农村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心智思维尚未发育成熟,而且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尚未形成,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管理者要注重丰富德育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积极创新和优化多样性的德育教学活动,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德育氛围,促使学生能够实现全方位的健康发展。例如,学校可以加大德育教学的资金投入和物资投入,在学校走廊和公共区域展示一些优秀人物的感人励志事迹,放置一些名言警句或是爱国主义教育漫画。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德育班会,或是主题德育竞赛等活动,从而能够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以及多样的德育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
        
        
        
        3、关注留守儿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农村小学的教育工作中,针对于留守儿童的德育教学管理一直都是一件十分艰难却又紧迫的工作。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许多农村留守儿童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叛逆和内向等问题,这就需要农村地区的小学能够给予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学工作充分的重视。首先,小学班主任可以说是与留守儿童接触最多且最为紧密的教师,所以学校一定要引导班主任加强对于班级留守儿童的关注与关爱,进而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针对留守儿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还要与留守儿童进行积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时刻关注和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实际情况,试着用爱来感化他们,从而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和教师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开展高效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进而能够不断反思和总结自身实践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所在,并及时寻求行之有效的改善策略。从而可以通过转变教师传统教育观念,强调德育学科融合,进一步丰富德育教学内容,全面关注留守儿童的举措,营造积极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健康发展,构建真正高效的小学德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勇.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现状及提升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2):6-7.
[2]井中振.谈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构建[J].中国农村教育,2017(23):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