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方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高新区)银杏小学455000
【摘要】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仅代表着一个人的品行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素质水平。虽然德育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慢慢渗透,并不断普及,但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仍会有许多的问题。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对德育教育严格要求,并不断的进行完善。
【关键字】德育教育 应对措施 小学
【正文】在日益注重小学生教育的今天,培养德育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这时候更应该重视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和品格。在培养小学生德育教育方面逐渐趋于僵硬化,并没有灵活的去理解德育教育的本质,因此改善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刻不容缓。
一、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家长缺乏德育教育的意识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当代社会中,许多学生家长都没有意识要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缺失,学生家长存在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孩子的父母应当积极的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父母,这应当引起重视。这才能进一步减少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2德育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在许多人看来,德育教育并没有多么的重要,平常的不在意并不会有什么消极的影响,但时间一长,各种有关于德育教育的问题便一一显现出来。对于德育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只有学校和家长以及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对德育教育进行诠释。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日益严重,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都没有对德育教育有足够的重视,也没有意识到学生缺乏德育教育的严重性。对于德育教育的问题,学校应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展应对措施,对学生缺乏德育教育的现状做出一些努力。
1.3社会缺乏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学生德育教育的形成,需要整个社会来监督。学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原因就归咎于社会的重视度。社会群体没有对德育教育问题加以重视,德育的培养不只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为小学生德育教育问题做出一些贡献。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需要整个社会共同行动,德育教育不仅仅是针对于学生,每一个成年人也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品行。有素质、有道德是为人的基本。好的德育教育对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都有极大的好处。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以及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学习。打破社会缺乏对德育教育重视的问题。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应对措施
2.1学校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
学校可以多设置一些有关德育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从活动中获取知识,了解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地去重视德育,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形成良好的品格。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只有培养出三好学生,国家才会有希望,有发展的动力。“三好”学生不只是学习优异,还需要兼顾德行,一个没有品德的学生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同。
例如:某学校积极开展以“德育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各班老师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普及,此活动将持续一个月,一个月后,学校会根据各班表现情况选出优秀的德育教育班集体,并给予一定的奖励。经调查,此活动开展后,许多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德育知识,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行,争做三好学生。一个月后,此学校的道德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许多同学相比于以前,都更加地懂礼貌,有素质。由此看来,学校在培养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占有很高的地位。学校加强学生德育教育不仅对学生品行有很大的改善,还能调整学校的风气,学生,创建一个更舒适的学习环境。
2.2改变现有的德育教育观念,并加以完善
德育教育对学生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美化学生的品格还可以让学生更加讲道理懂礼貌。“教书育人”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很多人只注意到了前两个字,却忘记了如何“育人”。教书只是教师责任的一部分,教师所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品德。转变现有的教育观念,不仅可以打破陈旧的观念,还可以将新的观念传播给每个学生,让学生更好的领会德育教育。贯彻并落实德育教育,可以有效的传播德育教育,让社会变得更加文明,有素质。
例如:谈到改变德育教育观念,应该没有比“新课改”更有说服力的事例了。新课改是在原有的教育基础上加以创新,完善教育体制,而“德育教育”就像新课改一样。它的目的便是全面深化改革教育,推动学生全面的教育发展,德智体美劳兼顾。新课改的目的便是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信的面对别人,培养学生的素质,讲道理、懂礼貌。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积极的去适应德育教育观念的转变,适应新型的德育教育,深化学生的德育教育观念。
【结束语】小学德育教育对于学生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德育教育发展的问题,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进来,不仅针对小学生基础德育教育进行培养,而且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学习德育教育。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日益严重,解决小学生德育缺乏的问题刻不容缓。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体制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孙天瑜.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27.
[2]孙英.新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高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