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19期   作者:李晓琴
[导读]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李晓琴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天宝中学 四川省 南充市 637200
        摘要: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在给学生讲述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教会他们怎么去做人。这就是“教书育人”的理念,传授学问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的过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教育应该是其中的核心。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品德和道德观念树立的关键期,周围的影响因素过多,十分复杂,稍有不慎就会走偏。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各个学科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本文就来探索一下,德育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生物;爱国主义;民族自信;积极乐观
        在科技教育飞速发展的现代,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根据生物这门学科的主要特点,充分的发掘其中的德育相关的内容,将其结合在课堂授课中,从而起到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育不只是注重表面的成绩,而是更增加关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和综合素养,这就让德育教育成为了重点培养对象。其实,德育教育的培养不单单是强行灌输正确的道德知识给学生,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三观。在将德育教育结合到生物课堂中来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亲身体悟,才能有所提高,为未来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强化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初中生物的学习,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生物课本中,有很多知识值得教师去挖掘。虽然在教材里,生物理论知识教学占大部分,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很少,但这就需要教师去钻研深究,探索其中潜在的德育内容,将他们收集起来,总结一下,在上课的时候拓展开来,讲给学生听,让德育教育贯穿整个生物教学过程。教师还可以举一些例子,众所周知的例子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学习过程中,爱上学习也强化了爱国主义精神。
        例如,我在给学生们讲解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和生物圈”这一章节的时候,我会先上网搜集资料。在课堂上,我不会上来就给学生讲解生物有关的知识,而是会给他们讲一些例子,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上生物课,我会先将袁隆平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什么事爱国主义精神,此时学生已经情绪高涨,课堂氛围活跃了起来。我便开始给他们讲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生物界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然后,我给他们讲解书本上的知识,他们便更加积极了。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强化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培养民族自信心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祖国的一些科研成果放给学生们看,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在初中生物的教材中,多次介绍了多种我国特有的资源以及我国在生物科学界的重大成就,这些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素材使用。利用这些材料,结合现有的资源,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学习生物,不仅获得了应有的生物理论知识,同时被我国的强大所震撼,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坚定自身的民族自信心。
        例如,我再给学生们讲授“遗传与变异”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会提前准备好教案,上网认真搜索我国相关的一些成就,将他们收集起来,放到课件中。再搜寻一些相关的人物事迹,把它们做成小视频。在上课的时候,我将小视频放给学生们看,他们看完之后,一个个都很兴奋,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在我给他们介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生平事迹的时候,他们听的很认真。然后,我告诉他们,袁老就是凭借这一原理获得的世界金奖。最后,我将一些中国其他的在这方面的成就放映出来。这样,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培养了民族自信心。
        三、养成积极乐观心态
        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能直观的表现出来。初中生本就是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这个时候他们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而作为一个生物教师,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品质,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德育渗透其实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课堂中,教师游刃有余,幽默风趣,讲授的内容积极向上,这样才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让学生感到佩服,并从教师身上学到正确的品质。
        例如,我在给学生们讲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大章节的时候,我会将它们拆开成几节课。在授课的时候,我会重点介绍绿色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呼吁学生保护环境,自觉爱护身边的绿色植物。在上课的时候,以身作则,我会以最饱满的热情,最流畅的语言给学生授课,让学生感受到我的积极性,同时带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创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最后,在学生的作业批改中,我也会给予不同的正向评价,让他们有信心,鼓舞他们的学习斗志,更加积极。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渗透在生物教学中,需要教师深度挖掘生物教材,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选择恰当的时机讲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信心。同时,教师多多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刘丹.浅谈生物教学中德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4(04)
        [2]黄双玲.刍议初中生物教学的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