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辛南
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教师服务中心 贵州 铜仁 554300
摘要: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因素,在小学数学中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思考、分析、探讨、思辨、逻辑等途径去解决问题,其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也能够作用在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引言: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分析、发现问题能力,其次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探究、资料搜寻、逻辑推理、思辨探讨等解决问题。下文也将重点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内涵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体现,在传统应试教育中,更偏向于单调的“知识”教育,只顾着给学生灌输知识,而现代素质教育却讲究“知识+素养+能力”综合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教育更加先进的体现。
而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自主探索数学学习中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只有具备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才有解决问题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必须先去发现,先去提出,才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具备一双慧眼,主动发现或提出问题,往往更加重要;其次在于用正确的、高效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包括实践探究、资料搜寻、逻辑推理、思辨探讨、向教师请教等。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1.优化氛围,激活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能力并不完备,如果教学氛围沉闷,则会对学生的思维有负面影响,试想一下,如果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而教学氛围太过沉闷,学生被动的等待答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会非常差,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氛围的优化,让课堂教学氛围轻松化、活跃化。
2.自主学习,产生困惑:自主学习是新时代教学中提倡的,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对所学习的知识或习题产生困惑和不解,并且尝试性的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不解记录下来,并向教师或学生提出,教师明确“三教三不教”,实现“研学后教”、“少教多学”[1]。
3.教师问题引领:教师创设新颖的、有教育意义的问题,以数学问题作为引领,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发现更多的思维路径,以促进学生的探究性、深入性学习,最终以探究数学知识点的本质为教学目的。
4.展示错误资源:错误资源指的是在数学教学中产生的错的理解、错的知识点、错题,有的教师将错误资源视之如虎,有的教师却能非常巧妙的利用错误资源,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好错误资料,给学生展示不同维度的知识点,培养学生正面思考问题和反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给学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实践探究、资料搜寻、逻辑推理、案例分析、思辨探讨、向教师请教等,鉴于小学生年幼,思维不成熟,教师教给学生这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在一定量练习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自然而然提高。
2.基于生活化的数学建模,帮助学生思考:数学建模是数学教学中优秀的教学理念,指的是将生活中数学现象转变成数学语言,再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而将数学知识转变成生活中数学现象,再让学生用生活经验辅助思考,将问题简化、形象化,也是非常不错的利用方式。
3.培养数学迁移能力:数学教学的特点就是知识点繁多,但要明白数学知识点与知识点有必要的联系和规律,比如“互逆”、“互为倒数”等,引导和启发学生了解掌握这些规律,一方面是在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框架,一方面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迁移能力,这样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用就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解决新的问题,用旧的知识点去推导新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又一途径,例如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小数的减法和减法”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较为相似,只需要教给学生其中的规律,然后给学生出一定量习题,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点去解答习题,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解决能力[2]。
4.加强交流:加强在教育过程中的交流探讨,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来说是有益的,交流探讨一方面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鉴于学生年幼,数学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往往不能清楚了解知识点本质,因此教师加强交流,创设问题或话题引领,很有必要。同时让学生与学生展开交流探讨,加强思维辨析,学生之间擦出思维火花,相互启发,会加强教学有效性。
5.多维思考,多渠道解决问题:一方面对于数学知识点,进行多维度进行思考,了解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分析知识点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这一点在上文第三点提到过,这里不再赘述。一方面在于对数学习题,进行多渠道解答,也就是常说的“一题多解”、“变式训练”,通过多样的题型、多样的解题渠道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加强学生对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的印象,慢慢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越来越好。
四、结束语
为阐述详尽,本文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为了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培养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能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天锡.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J].小学科学:教师,2014:193-193.
[2]马艳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002(011):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