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期   作者:钟娜 游斌
[导读]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初中阶段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钟娜  游斌
        重庆市涪陵第十四中学校   
        摘要: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初中阶段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这一阶段学生正处于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很多学生也会因为成长的变化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班主任老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但是纵观德育教育工作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如何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这都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因此,我主要针对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初中德育管理 实效性 策略
一、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现状
(一)忽视学生个体性
        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一个班的学生过多,在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形成一刀切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而言,班主任老师都是制定统一的规则,因为学生们都是一个整体,需要遵循统一的规则,这也方便了教师的管理。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的他们已经有了自我认知能力。他们渴望得到认可,渴望得到尊重。这一阶段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过程。但是,学校和老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种千篇一律的管理方式对于个性差异的学生来说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甚者还会加重学生的叛逆心理,这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二)忽视学生心理特征
        初中学生的心理层面很脆弱,他们往往都比较敏感。对于老师和家长的不合理要求都会感到无奈或者是不适应的现象。他们虽然身高看起来与成年人无一般差别,但在内心仍然是处于成长阶段的未成年人。在这一阶段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他们也会因为性格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用的行为方式。如果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就会产生不良的效果。即使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也会在学生的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针对学生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德育管理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接受德育工作也是教师们的一项任务。
(三)班主任老师管理素质有待提高
        班主任是每天和学生相处时间最多的老师,也是对班级付出努力最多的一位老师。班主任教师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引导者,是在学生教育中投入精力最多的老师。但作为班主任又需要通过参加各种各种的活动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注意力被分散,如果学校也没有专门针对班主任进行德育管理工作的培训,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方法不当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所以,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提高教师的管理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需要引起学校及教师们的广泛关注。


二、解决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对于教师来说应该采取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德育教育方式。比如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比较内向的学生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进行教育,而比较外向的学生则采取直接教育的方式。学生的个性都是独特的,在初中这一阶段,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渴望按照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进行教育。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做要尽可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德育教育中有所收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关注学生内心世界
        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初中阶段的学生内心世界丰富。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素质在德育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可以采取与学生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增强对学生的认知。或者是通过举办心理健康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们在班会中畅所欲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利于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作为一名教师,除过教书之外还需要做好育人。所以,我们要在做好教书工作的同时做好育人工作,让学生健康成长。德育教育是一个伴随着学生教育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关注学生心理特点,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三)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管理素质
        德育教育中工作离不开对班主任老师的管理素质的培训。在加强班主任老师管理素质的过程中,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做好教书育人的管理工作。把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作为我们神圣的工作使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其次,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参加研讨交流,阅读相关书籍论文等,可以有效地提高个人的德育教育水平。在不断增强德育教育的工作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为德育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教师自身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榜样,良好的人格魅力可以让学生尊其道、亲其师,从而达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总结: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对现代学生成长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对班主任专业能力发展的要求。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活动中不断提高德育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德育教育工作需要落实到实处,这样在学生的教育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管理能力,让学生各方面都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雄生.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8,(15):62-63. DOI:10.3969/j.issn.1674-6058.2018.15.040.
[2]陈刚.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究[J].当代人,2018,(6):157. DOI:10.3969/j.issn.1005-0981.2018.06.155.
[3]孙维新.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5):120. 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8.05.117.
[4]陈文耀.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4):911. DOI:10.3969/j.issn.2095-6711.2018.04.6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