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与信息技术融合路径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期   作者: 徐轶媛
[导读] 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也为人们的教育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与转变。

        徐轶媛
        金华市湖海塘小学  
        摘要: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也为人们的教育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与转变。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今主要的教学形式之一。而小学音乐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美育发展的重要教学学科,作为新时期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同样也应当重视起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强化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本文将从探讨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出发,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形式的路径进行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在职一线教师在改革小学音乐教学形式上提供几点具有实质性的指导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 信息技术 融合
一、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分析
(一)直观性
        信息技术的直观性是该教学形式最为显著的教学优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以图片、影像以及音频等多种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从而在调动学生视听感官的同时,让学生更加直观和立体的感受小学音乐知识内容,进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以此来达到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
(二)交互性
        随着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面积也逐渐扩大。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已经不再仅局限于多媒体教学,而是拓展到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新媒体技术,这也大幅度的改良了传统媒体技术单向信息传输的弊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信息技术音乐教学也不再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进行信息传递,学生则可以通过网页链接、软件等多种交互式信息技术进行主动查询和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多方位、多层次的交互教学,从而在深化学生音乐学习体验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音乐学科的本质,形成良好的音乐综合素养。
(三)共享性
        信息技术能够使小学音乐共享教学实现可能,教师和学生可通过QQ、微信、钉钉等交流平台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和交流,从而有效的打破传统教学形式师生缺乏互动,师生关系紧张的教学弊端。同时,信息技术的共享性还能够有效的丰富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小学音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路径探究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情境,活跃教学气氛
        音乐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教学学科,其教学主旨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熏陶上。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落实音乐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就必须重视起教学情境的构建和教学氛围的营造,针对每一教学歌曲的主题和类型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恰当的教学情境,从而促使学生通过情境更好的认识音乐的本质,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


        例如,在教学《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黄河波涛汹涌的壮阔场面,并鼓励学生根据图像来畅谈自己对黄河的理解,分析《黄河大合唱》背后蕴含的情感,从而促使学生在情境当中更好的感知与历史题材有关的名族音乐内涵,以歌颂黄河雄伟壮阔的气势来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二)利用信息技术检索音乐知识背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积
        虽然小学音乐是最为基础的音乐教育,但由于音乐本身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教学学科,其中不仅涵盖了基础的乐理知识,对社会、人文、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也同样有大面积的涉及。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将教学眼光局限在基础的音乐知识传授上,而是要积极的运用信息技术来丰富音乐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与此同时,教师同样也要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作用,可利用信息技术交互性的教学优势,鼓励学生自主的对相关音乐知识进行收集和研究,从而在强化小学生音乐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指导学生欣赏《火把节之夜》时,教师便可在明确本节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核心后,引导学生从地理、历史、民族文化、服饰、音乐风格五个方面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展开自主学习资料搜集。然后在课堂中,再让学生对自己所搜集的,有关火把节的相关资料进行介绍。这样不仅极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该部分的知识内容也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有效强化。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音乐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学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所涉及到了歌唱、欣赏、舞蹈等都需要学生的实践参与。并且,小学音乐中所教学的音乐曲目同样也涉及到了大量的乐器,如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依凭录音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不仅无法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各种类型乐器的特点,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严重影响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但由于课堂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有限,有些音乐乐器的确很难在学校中能够让学生亲自实践。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种种局限,小学音乐教师便可灵活的利用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音乐app来丰富小学音乐的教学设备,让学生以音乐app的形式来感受各种音乐乐器之间的不同和差异性,从而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为学生的音乐实践提供充足的时空条件。
总结:
        将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进行融合是一次大胆的教学尝试,同样也是创新小学音乐教学形式的重要路径。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学必须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针对小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对小学音乐教学形式进行合理化的创新和设计,从而促使小学音乐实现可持续性的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琦.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策略探讨[J].年轻人,2020,(18):165. DOI:10.12214/j.1003-9147.2020.18.146.
[2]金沁君.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J].西部素质教育,2020,6(23):79-80. DOI:10.16681/j.cnki.wcqe.202023034.
[3]杨文博.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5):79.
[4]范丽娟.简论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8):30.
[5]耿南.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8):46. DOI:10.12218/j.issn.2095-4743.2020.05.0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