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陈陈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第一中学445300
摘要:学生进入高中时期之后,其心理以及生理也会随之改变,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在关注高中生的身体变化同时也要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变化。在心理上,高中生已经形成了自身的思维认知,对事情有自我的判断意识。部分学生活泼开朗,可以快速加入体育锻炼中,而有一部分不喜欢且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因此,体育教师要因时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实效性;几点策略
引言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应从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高中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开展高中体育教学工作是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实现其全面进步和能力提高的具体落实形式之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进步和全面发展,而衡量一个学生个人是否综合全面发展的主要指标有道德、体质、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等诸多方面。这和小学时期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要想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多元化的教学方针和基本理念。而通过开展体育教学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和体能,从而为学生个人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客观上要求高中体育课程必须要长期开展并坚持下去。
第二,开展体育教学可以调整学生的学习节奏,帮助学生释放压力。高中时期,学生一天的课程被安排得满满的。长时间待在教室内进行高强度的学习,长期持续下去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此时他们便需要一种方式来释放自己的压力来减轻负担。体育课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由于体育课是一种户外课程,学生可以在课上自由活动。当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时,教师可以在课上安排一些放松的娱乐性体育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从这种角度理解,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进行不仅是为本学科的教学提供便利,同时也有助于其他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而这也就充分印证了体育课程在高中阶段开展的必要性。
2提高高中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2.1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兴趣教学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是一味地下达指令,该教学方式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积极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利弊,恰当地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变,提升高中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例如,传统的体育教学在本节课开始之前会让高中生做准备活动,每节课重复同样的动作学生会失去兴趣,感觉枯燥,甚至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将传统的准备运动改变成高中生自身感兴趣的运动,如舞蹈动作等,可以把传统的绕圈跑调整为各种形式跑,如之字形,把以往的跳绳变为对抗的方式等。通过利用游戏的教学模式,让高中生在娱乐活动中提升体育的锻炼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无形中改变了高中生的意识,让学生自主参与其中,将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
2.2重视教学比赛环节,提高技术动作的实战应用能力
技术动作的学习是体育运动的基础学习,最终是要应用到实战中去,通过实战应用也可以检验基础学习成果的。同时,教学比赛环节的组织实施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加大教学比赛环节的比重。针对学生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教学比赛环节可以融入各种各样的趣味性竞赛游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其中,更好地实现身体锻炼和体育知识学习的完美结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3健康认知与行为的培养
体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对体育项目所代表的健康生活,健康运动行为的认知。比如,有的学生学习压力大,情绪紧张时,会选择用暴饮暴食来释放压力,这本身就是一种损害健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解压方式。比如,有的学生非常在意自己的体形与体重,过分地关注于自己是否超重,为了达到理想的体重标准,甚至还会用节食、催吐、代餐等方式来控制体重,这本身也是一种损害健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体重管理方式。站在体育锻炼的角度上讲,一方面,体育锻炼能够加快学生的新陈代谢速度,让学生在运动时保持亢奋与专注的状态,这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情绪,让学生在运动中去释放压力,通过机体运动产生的汗液排出等来达到解压的目的。另一方面,体育锻炼下的新陈代谢会保持在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对于有体重控制需求,追求身体线条的学生来讲,也可以通过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来达到自己对于体形美的要求,这显然比无谓的节食、催吐、代餐等来得更有效果也更符合身体成长的需要。由此可见,当学生能够对健康本身有来自于体育角度上的正确认知与合理行为时,其对个人的体质健康打造也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众所周知,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学业繁重,大部分的高中生都将时间分配到了学习上,忽略了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教师采取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及结合理论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能提升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怡.探析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的有效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17).
[2]贾鸣涛.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35).
[3]周志芬.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与实施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