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安徽省合肥市贵阳路小学 230000
摘要: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总会存在一部分体育能力弱的学生,这类学生可能是因为身体素质较差,可能心理较为胆怯,也可能是因为教师教学方法不当而导致其对体育学习不感兴趣。对此只有充分关注其体育能力弱的形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才可以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体育能力弱;小学
引言: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难免会遇到性格各异、体育知识掌握快慢有异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同的学生,使其运动技能、体能和爱好等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和先天因素有一定关系,但也与后天教育存在一定关联。倘若在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差异的考虑,就给所有学生提出相同的要求,势必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此,这就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加大对体育能力较弱学生的关注度,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升其体育技能。
一、体育能力弱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
首先,学生存在先天差异。其次,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普遍缺乏兴趣,未从思想和情绪上对体育课产生热情。最后,学生的体育实践偏少,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学生依然存在“重文化、轻体育”的现象,导致体育与健康课程无法很好展开。
(二)教师方面
1.教师教学理念上不够重视体育教学。比如有些教师没有深刻领悟到体育与健康的教育功能和蕴含的人文精神,因此不愿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有些甚至不愿接受新式的教育理念,依然在沿用传统的教育观念,难以在教学中实现创新,压抑了学生的热情与兴趣,由此产生了体育差生。
2.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技术,忽视了普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对于体育教师的考核依然将竞技体育水平的高低或者各种体育比赛的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导致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承受力,不注重个性化发展与培养,由此影响到了部分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1]。
3.在课程设计方面没有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着手,课堂内容不够生动,且缺乏创新性,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产生了一批体育能力弱的学生。
二、提升体育能力的主要措施
(一)优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现阶段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普遍存在组织形式过于严密的情况,影响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枯燥的教学方法也给教学效果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对此,在体育教学改革深化发展的今天,教师则应根据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全面重视起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强化,重点体现出基本的生本原则,打破原先以竞技技术掌握为主的教学模式[2]。同时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积极性调动上,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出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再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使训练、讲解、听课、观赏等模块都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此外,还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进去,给学生生动直观地展现体育运动技术的实际联系方式和动作要领,最大程度上发挥体育的基本教学功能,使学生可以从中受益,提升体育能力。
(二)精心设计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性
学生是否可以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往往取决于教师对活动的预先设计。在实际设计时,教师应以小学生的生理发育规律为基础,同时兼顾心理学认知规律,既要保证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充实性,还要展现趣味性,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在阳光快乐的体育训练中受益。比如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从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实际上课时再组织学生对相关的图像和视频进行观看,以此激发体育兴趣,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渐渐成长为体育能手,提升体育能力。当前体育教育教学提倡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对此,这就应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为核心展开教学。比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多应用游戏教学法,使其在掌握体育技能和知识的同时,实现身心发展。另外,教师还应通过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多鼓励体育能力弱的学生,使其可以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形成良好品质。
(三)注重学生差异,保证教学的全面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各项心理需求,以此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对于体育能力弱但学习却比较刻苦的学生则应对其抱以期待,如果其身体协调性较差,则应多给予鼓励,让其先慢慢训练,再渐渐加大训练力度;对于思想上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或者先天存在缺陷的学生,则可以通过鼓励唤醒其潜能,使学习和训练体育的情感调动到最佳状态,最终在尊重其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提升体育技能。
三、结束语
在体育教学中应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多一些关爱和理解,分析其能力过弱是因为自身原因还是教师因素,从而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手段激发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比如优化教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同时充分认识到这类学生的心理需求,多采取鼓励式手段,以激发其潜能,调动体育活动情感,最后在能力范围内实现进步。
参考文献:
[1] 郑婷. 关注"弱势群体",实施"靶向教学"——浅谈小学体育如何让全体学生得到发展[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9(2):71-71.
[2] 刘润飞. 浅谈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体育能力的方法[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12):P.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