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国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苏家园学校
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背景下,做好对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能够在推动初中体育教学创新的同时,带给学生更为新颖、丰富的学习体验。文章结合本人实践教学经验,在文章中对信息奇数在初中体育课前导入、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三个方面的应用予以讨论。
关键词:初中体育;信息化;策略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绝大多数学科的教学工作都在信息化教育模式下获得了教学效果的突破,但体育教育始终没有予以信息化发展,究其原因是体育学科的特殊性质及教学环境限制。然而,从科学教育角度来看,体育教育的信息化的开展并不会受到教学环境和学科性质的限制,反而其可以让学生以更为科学的角度掌握体育知识,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一、融合信息化,创新课前热身
从当前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状态来看,想要实现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就必须要将其融入到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课前热身作为体育课堂上最基础的教学环节,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二是做好学生课前热身。传统的课前导入以口令式热身操为主,虽然这种热身操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进行热身,但模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偏低,课前热身效果非常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选择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给热身操配上动感的音乐,再对其动作进行改良,课前热身操由此变得动感有活力。在做好这种转型之后,学生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热身动力,很多时候完成一次热身后,他们要求再跳一遍,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此得以提升,课堂教学氛围也因此得以构建。除此之外,在进行“100米跑”的教学之前,我先将学生带入到班级中,让他们观看奥运会男子100米项目的决赛,让他们透过视频资料来感受到风驰电掣的感觉,由此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应用信息化,提升教学质量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就必须要让其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当中,为此我会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由此来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的教学时,学生对于摆臂的要领始终无法掌握。针对这一情况,我将他们带入教师当中,为他们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在课件当中,学生不仅可以看到立定跳远时身体肌肉状态和躯干状态,同时还可以通过正确摆臂与不正确摆臂的跳远视频,来看到跳远结果的对比,这让学生了解了立定跳远的方式,掌握了立定跳远的规则。之后,我再将他们带入到操场中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升,而且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正确掌握摆臂的要领,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得以提升。
三、实现信息化,开展科学训练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做好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为课堂训练的有效性带来助力。传统的课堂训练以学生反复练习为主,此种方式相对枯燥,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为此,我选择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堂训练的信息化设计,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去感受趣味性课堂教学模式,由此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助力。例如在完成篮球教学后,我就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为学生设计了篮球游戏,在游戏中学生要按照信息技术中呈现的规则进行运球、传球、不同位置投篮等,每完成一项会进行计分,最终用时最短、分数最高的学习取得胜利。在这种训练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还能够获得体育技能的进步,课堂训练目标由此得以实现。
四、普及信息化,实施线上学习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做好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普及,能够实现体育课堂的线上教育,这对于推动初中体育教学进步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会为学生收集和录制关于所学习知识的标准视频,他们可以随时登陆线上系统予以查看,并进行相应的练习,这对于学生的进步与提高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周末我都会与学生进行线上互联,并与大家一起进行线上运用。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们可以相互监督、陪伴进行运动,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同时还消除了初中体育教育工作对空间的要求,初中体育教育工作由此进入到了一个高效的状态之中。
总结:
总而言之,做好初中体育教育信息化设计是推动教育工作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选择。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来完成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由此做到在改善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雄.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天津教育,2020(33):8-9.
[2]马杰.刍议“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考试周刊,2020(92):109-110.